[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用的导航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6009.X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傅山泓;吴丹凤;李栖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雄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34/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刚成 |
地址: | 5114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导航 穿刺 装置 | ||
一种手术用的导航穿刺装置,包括细长杆部和中空通道,在细长杆部的后端设有导航夹持固定部,在导航夹持固定部上并沿导航夹持固定部的轴向方向设有多个环形凹槽,中空通道贯通穿细长杆部和导航夹持固定部,该导航夹持固定部上的多个环形凹槽方便导航适配器夹持固定,同时相较于之前夹持固定部上的鳍形突起设计,结构更加简化、合理,减轻了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用的导航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 PELD )技术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德国Joimax的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由外向内(outside-in)”技术。使用由德国Joimax公司专利的、独特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从病人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工作套管放在硬膜外腔,神经根的下部,因此,可以避免损伤神经根。工作套管不放在椎间隙,从椎间盘纤维环之外使用Joimax 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的手术器械,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后,使用joimax 公司独特设计的、可控制长度和弯曲角度的射频机专用的Trigger-Flex 双极技术消融残余组织、止血、和利用局部热收缩的原理,封闭破损的纤维环。手术时,病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实施手术。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一个难点就是手术通道的建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存在以下缺点:1.手术器械复杂,手术作为开辟通道的18G穿刺针包括针芯和针管两部分,针芯前部为尖头,承担穿刺作用;针管的长度小于针芯,外套在针芯上,起到支撑针芯和作为通道使用;2、从穿刺到置入导丝的过程复杂,首先先沿手术部位插入18G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还多次将针芯从针管中抽出,再注入麻醉药品;当用18G穿刺针到位后,从穿刺针中抽出针芯,再沿着18G的针管,然后插入导丝。沿着导丝退出18G的针芯,导丝保留在原位。再沿导丝逐级旋入1-3级椎间套管进行多次扩管以建立工作通道;3.穿刺针的针芯插入端为尖头,实芯,但针芯硬度小,穿刺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导致穿刺路线发生偏转;4、穿刺过程属于盲穿,无法了解穿刺位置,穿刺路线不能重复,重复穿刺时可能出错;5.现有技术中的导针没有固定端,无法与导航技术结合,穿刺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轻巧、夹持稳固的手术用的导航穿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细长杆部和中空通道,在细长杆部的后端设有导航夹持固定部,在导航夹持固定部上并沿导航夹持固定部的轴向方向设有多个环形凹槽,中空通道贯通穿细长杆部和导航夹持固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航夹持固定部的径向尺寸大于细长杆部的径向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航夹持固定部和细长杆部为圆柱体,所述导航穿刺装置的整体长度为160-300mm,细长杆部的内径为0.7-1.6mm,细长杆部的外径为2-3mm,环形凹槽的径向尺寸为2.8-3.1mm,导航夹持固定部的外径为4.8-5.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航夹持固定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等边多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航穿刺装置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硬度为28-35HR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长杆部为阶梯状,细长杆部靠近导航夹持固定部的径向尺寸大于细长杆部远离导航夹持固定部的径向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雄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雄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6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