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5638.0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6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吴春明;沈益辉;姚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2 | 分类号: | F16L3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5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层 内衬管 最外层 软管连接装置 钢丝 注塑 圆环状 圆管 折弯 本实用新型 垂直 散开 贴紧 注塑一体成型 自润滑材料 软管连接 结合处 强力胶 中空的 最内层 省略 衬管 打弯 外接 制作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连接装置,包括最外层、中间钢丝层、内衬管;内衬管位于整个软管连接装置的最内层,最外层位于整个软管连接装置的最外层,中间钢丝层位于最外层和内衬管之间;内衬管包括中空的圆管部分和与外接的软管连接的圆环状部分,圆管部分和圆环状部分采用注塑一体成型;中间钢丝层为钢丝折弯成垂直散开的形状贴在内衬管上;钢丝折弯成的垂直部分贴紧圆管部分和圆环状部分的结合处;最外层和中间钢丝层采用注塑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衬管采用自润滑材料制作成,省略掉了将中间钢丝层中的钢丝折弯成垂直散开的形状先绕到内衬管上采用强力胶等贴紧的过程,中间钢丝层中的钢丝,打弯后再注塑以保证注塑后零件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衬管采用自润滑材料制作成,且零件的强度足够强的的软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变速换挡机构分为自动换挡与手动换挡机构。市场上手动挡和自动挡的汽车多数是通过软轴拉索来控制变速箱以实现选换挡功能。软轴拉索用到的零件多,工艺复杂。软管和连接套的铆接漏铆或者铆接强度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客户的用车及驾车感受。
现有技术中软管和连接套小总成的链接方式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连接套采用机加工或者挤压成型工艺成型后,再用注塑,注塑成小总成后与软管与套管滚铆小总成铆接;
第二种,连接套采用机加工或者挤压成型工艺成型后,与软管与套管滚铆小总成铆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管采用自润滑材料制作成,且零件的强度足够强的的软管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软管连接装置,所述软管连接装置包括:最外层、中间钢丝层、内衬管;所述内衬管位于整个软管连接装置的最内层,最外层位于整个软管连接装置的最外层,中间钢丝层位于最外层和内衬管之间;
内衬管包括中空的圆管部分和与外接的软管连接的圆环状部分,圆管部分和圆环状部分采用注塑一体成型;
中间钢丝层为钢丝折弯成垂直散开的形状贴在内衬管上;钢丝折弯成的垂直部分贴紧圆管部分和圆环状部分的结合处;
最外层和中间钢丝层采用注塑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内衬管的厚度范围为:0.4-0.9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中间钢丝层的厚度范围为:0.5-0.9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最外层的厚度范围为:0.5-0.7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最外层为尼龙PA6,PA66或者PP材料做成的最外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内衬管为POM或者PTFE材料做成的内衬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中间钢丝层中的钢丝折弯成垂直散开的形状先绕到内衬管上采用强力胶等贴紧,然后将最外层注塑到中间钢丝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管连接装置,在制作过程中,中间钢丝层中的钢丝折弯成垂直散开的形状先绕到内衬管上采用强力胶等贴紧,然后将最外层注塑到中间钢丝层上,最外层覆盖到中间钢丝层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中,内衬管也可以采用自润滑材料制作成,这样就省略掉了将中间钢丝层中的钢丝折弯成垂直散开的形状先绕到内衬管上采用强力胶等贴紧的过程,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衬管为POM或者PTFE材料做成,可以省略掉这个过程。本实用新型中,中间钢丝层中的钢丝,打弯后再注塑以保证注塑后零件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5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管路接口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连接软管和钢管的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