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5081.0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柱;张辉亚;陈功军;向辉;李智;程元;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歧管 导流管 柴油机排气 连接结构 密封连接 多段式 主管体 歧管 安装效率 波纹管套 插入配合 气流稳定 气密性好 误差补偿 一体结构 有效实现 波纹管 生产 | ||
一种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包括前排气歧管和后排气歧管,所述前排气歧管与后排气歧管密封连接;所述前排气歧管通过波纹管与后排气歧管密封连接;所述所前排气歧管包括一体结构的主管体和导流管,所述波纹管套设于导流管的外侧;所述后排气歧管上近前排气歧管侧开设有导流管槽,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导流管槽插入配合,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主管体固定连接。本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实现误差补偿,提高排气歧管的生产和安装效率,而且气流稳定、气密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歧管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具体适用于提高排气歧管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在现有柴油发动机的多段式排气歧管方案中,排气歧管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滑套的结构,在发动机运行时依靠高温受热膨胀后,使两段排气歧管由间隙配合变成过盈配合,实现密封排气的功能。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250333U,公开日为2012年5月30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排气歧管,包括前排气管、中间排气管、后排气管三部分,在中间排气管上设有增压器安装口,前排气管与中间排气管可拆卸连接,中间排气管与后排气管可拆卸连接,前排气管、中间排气管和后排气管分别设有两个排气管管道,排气管管道为圆形管道,排气歧管的增压器安装口设置在中间排气管的中间位置,虽然该实用新型能使使气流更通畅,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1、该实用新型的排气歧管是通过螺栓安装在气缸盖上,通常在排气歧管上采用的是螺栓通孔,制造误差加上安装误差,导致排气歧管安装在缸盖上之后,两段排气歧管的轴线无法精确的保证在同一水平线上,无法通过滑套结构实现密封,同时连接处漏气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2、该实用新型的安装便利性差:发动机整机布置通常非常紧凑,滑套结构连接轴向尺寸较大,安装时无法分段进行安装,再加上排气歧管通常采用的是铸铁材料,其重量非常大,在安装时三段分装之后再安装到排气管上,其便利性非常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能差,安装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便于安装的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包括前排气歧管和后排气歧管,所述前排气歧管与后排气歧管密封连接;
所述前排气歧管通过波纹管与后排气歧管密封连接。
所述前排气歧管包括一体结构的主管体和导流管,所述波纹管套设于导流管的外侧。
所述后排气歧管上近前排气歧管侧开设有导流管槽,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导流管槽插入配合,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主管体固定连接。
所述导流管与导流管槽在其轴向上的重合长度为1.5mm-2.5mm,所述导流管槽的直径与导流管的外直径的差为1mm-2mm。
所述主管体的外圆周上近导流管侧设置有第一环台,所述后排气歧管上近前排气歧管侧设置有第二环台,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第一环台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台密封连接。
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第一环台焊接为一体,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台焊接为一体。
所述波纹管的一端通过V型卡箍与第一环台密封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通过V型卡箍与第二环台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中前排气歧管通过波纹管与后排气歧管密封连接,由于排气歧管均为铸件结构,其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安装误差,本设计利用波纹管连接排气歧管,能够有效减少安装误差,提高排气歧管的生产和安装效率。因此,本设计的波纹管能够有效实现误差补偿,提高排气歧管的生产和安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5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水冷排气歧管
- 下一篇:一种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