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抗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4722.0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7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叶萍;周倩;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孔 升降槽 支撑柱 顶孔 横杆 电缆 本实用新型 安装底板 电力系统 抗震支架 减震杆 下表面 底端 竖杆 连通 中部下表面 表面检测 弹性活动 弹性连接 电缆卡箍 对称间隔 滑动连接 传感器 液压油 顶杆 内壁 开口 损伤 震动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抗震支架,包括一安装底板、至少两支撑柱和至少一横杆,两支撑柱对称间隔设置在安装底板的下表面,支撑柱内设置一升降槽,升降槽的开口开设在支撑柱的一侧面,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升降槽内;支撑柱内还分别开设一减震孔和一顶孔,减震孔和顶孔均位于升降槽的下方并与升降槽连通,减震孔的底端与顶孔的底端连通;减震孔和顶孔内均设置有液压油,减震孔和顶孔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一减震杆和一顶杆,减震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横杆的下表面;横杆的中部下表面固定连接一竖杆,竖杆通过弹性活动组件与电缆卡箍件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震动对电缆及其表面检测之类的传感器造成损伤或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缆大多数都是安装在地下或建筑物的内部,而在靠近城市等人流量较大的位置时,电缆附近会经常有车辆经过,车辆经过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长时间震动则容易对电缆及其表面检测之类的传感器造成损伤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抗震支架,以解决震动对电缆及其表面检测之类的传感器造成损伤或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用电缆抗震支架,包括一安装底板、至少两支撑柱和至少一横杆,两所述支撑柱对称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柱内设置一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开口开设在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面,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升降槽内;所述支撑柱内还分别开设一减震孔和一顶孔,所述减震孔和所述顶孔均位于所述升降槽的下方并与所述升降槽连通,所述减震孔的底端与所述顶孔的底端连通;所述减震孔和所述顶孔内均设置有液压油,所述减震孔和所述顶孔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一减震杆和一顶杆,所述减震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杆的下表面;在自然状态下,所述顶杆与所述横杆之间有间隙;
所述横杆的中部下表面固定连接一竖杆,所述竖杆通过弹性活动组件与电缆卡箍件弹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弹性活动组件包括旋转球、承重杆、两缓冲弹簧和两缓冲杆,所述竖杆的下表面开设一旋转孔,所述旋转球活动设置在所述旋转孔内,所述旋转球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竖杆的下表面;所述承重杆固定在所述旋转球的外表面,所述电缆卡箍件设置在所述承重杆的下端;
所述承重杆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一缓冲孔,两所述缓冲杆的底部分别通过一所述缓冲弹簧弹性设置在一所述缓冲孔内,两所述缓冲杆的顶部与所述竖杆的下表面接触。
较佳地,所述电缆卡箍件为U型卡箍件,电缆可安装在所述U型卡箍件的U型安装孔内;所述U型卡箍件的两端均铰接在所述承重杆的下表面,所述U型安装孔的孔底设置一防滑皮垫。
较佳地,所述减震杆的底部通过一复位弹簧弹性设置在所述减震孔内。
较佳地,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孔的底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减震杆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减震孔和所述顶孔的顶部均固定设置一油封环,两所述油封环的内壁分别与所述减震杆和所述顶杆的外表面滑动并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4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线套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放置尺寸的机房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