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塑剂生产中的精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4582.7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7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乍金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汉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塑剂 生产 中的 精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塑剂生产中的精纯装置。
背景技术
塑化剂,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墙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等。同一种塑化剂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对象上,但其效果往往并不相同。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据统计2004年全世界的塑化剂市场,总量约在550万吨左右并朝600万吨迈进。
众所周知,酯化反应中,温度越高,酯化反应速率越快,传统的精纯装置,高温度的醇气体快速进入中和釜塔,中和釜内的温度迅速升高,水直接蒸发成水蒸气,酯化反应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产品不能得到很好的精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应效率和质量高的增塑剂生产中的精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塑剂生产中的精纯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中和釜、中和循环泵、循环冷却器和中和冷却器,所述的中和釜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还依次连接有中和冷却器和中和缓冲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和釜采用内盘管和外盘管双重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和釜与中和循环泵之间还连接有醇水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醇水冷凝器为两组,两组醇水冷凝器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酯化反应后原料经进料口进入中和釜内,此时原料温度可达150-160℃,然后原料经中和循环泵进入循环冷却器和冷却器分步冷却降温到85-90℃,冷却降温后的原料重新进入中和釜。然后中和釜内加水,对原料进行水洗。水洗完成后,内盘管和外盘管对中和釜加热升温至160℃,中和釜内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与原料中的醇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经醇水冷凝器冷却分离后,冷却后的水进入缓冲罐回流备用。中和釜内的醇相蒸发反应完全后,原料经出料口进入中和冷却器冷却降温后进入缓冲罐,精纯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高温原料进入中和釜,对中和釜进行预热,然后原料经过循环冷却降温后回到中和釜,有效利用了原料的余热,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同时原料经冷却后再进行提纯,增大了原料的提纯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和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和釜,11、进料口,12、内盘管,13、搅拌装置,14、外盘管,15、出料口,2、中和循环泵,3、循环冷却器,4、中和冷却器,5、中和冷却器,6、中和缓冲罐,7、醇水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增塑剂生产中的精纯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中和釜1、中和循环泵2、循环冷却器3和中和冷却器4,所述的中和釜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5,出料口15还依次连接有中和冷却器5和中和缓冲罐6。
为了增强加热升温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和釜1采用内盘管12和外盘管14双重加热。中和釜1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13。
所述的中和釜1与中和循环泵2之间还连接有两组醇水冷凝器7,两组醇水冷凝器7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酯化反应后原料经进料口11进入中和釜1内,此时原料温度可达150-160℃,然后原料经中和循环泵2进入循环冷却器3和中和冷却器4分步冷却降温到85-90℃,冷却降温后的原料重新进入中和釜1。然后中和釜1内加水,对原料进行水洗。水洗完成后,内盘管12和外盘管14对中和釜1加热升温至160℃,中和釜1内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与原料中的醇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经醇水冷凝器7冷却分离后,冷却后的水进入缓冲罐回流备用。中和釜1内的醇相蒸发反应完全后,原料经出料口15进入中和冷却器5冷却降温后进入缓冲罐6,精纯完成。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汉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汉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4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墙体打孔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移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