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生物反应曝气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3902.7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6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荣;李勇火;贺德强;罗璐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孔 曝气支管 膜生物反应 曝气组件 间隔交替 输送气管 进气端 排布 本实用新型 整体曝气 堵塞 不均匀 均匀性 连通 曝气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曝气组件。一种膜生物反应曝气组件包括:输送气管及曝气支管;曝气支管具有进气端,进气端与输送气管连通;曝气支管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曝气孔包括第一曝气孔及第二曝气孔,第一曝气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曝气孔的孔径;在曝气支管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曝气孔与第二曝气孔相互间隔交替排布。上述膜生物反应曝气组件使得相邻两个曝气孔形成不均匀的曝气,当曝气孔中有泥污进入时,泥污从第一曝气孔中排出,防止了曝气孔被堵塞,且将第一曝气孔与第二曝气孔相互间隔交替排布,保证了曝气支管整体曝气的均匀性,也有利于防止曝气支管的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膜生物反应曝气组件。
背景技术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它是利用中空纤维膜丝表面分布的微小孔径对污水进行过滤。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一系列优点。但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对中空纤维膜丝进行曝气,由曝气产生的气、液两相流动对膜丝进行连续冲洗,从而清除膜丝表面吸附的污泥,缓解膜丝的污染,减小膜丝的跨膜压差,保证膜通量,因此均匀的曝气对MBR运行的正常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曝气系统主要是由鼓风机、输气管路及曝气组件所构成。通过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路送至曝气组件,利用管路上布置的曝气孔来实现对MBR膜的吹扫。在运行过程中,曝气组件容易被活性污泥堵塞,主要原因是由于材质寿命和设计,在运行时污泥会进入曝气管内,日积月累污泥沉积过多后,就容易对底部的曝气装置堵塞。底部曝气装置堵塞后,会引起曝气不均匀,部分MBR膜冲洗不充分,造成严重的膜污染,从而造成膜通量下降,最终影响整个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
为此,对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曝气组件进行改进对于MBR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曝气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微孔曝气,然而微孔曝气结构复杂,曝气时气体需要透过微孔膜材质,导致冲刷效果一般,受材质及结构影响,使用寿命也较短,一般不超过2年,不太适合于MBR膜的冲刷;另一种是穿气孔曝气,穿气孔生产简单,使用寿命长,冲刷效果好,但污泥容易进入管道内部形成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穿气孔曝气的方式易造成曝气管道内部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膜生物反应曝气组件。
一种膜生物反应曝气组件,包括:输送气管及曝气支管;
所述曝气支管具有进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输送气管连通;所述曝气支管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孔包括第一曝气孔及第二曝气孔,所述第一曝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孔径;在所述曝气支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曝气孔与所述第二曝气孔相互间隔交替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曝气孔的孔径为7mm~10mm,所述第二曝气孔的孔径为2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曝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2cm~18c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曝气孔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曝气孔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气管包括第一输送气管及第二输送气管,所述第一输送气管与所述第二输送气管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曝气支管具有第一进气端与第二进气端,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气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气管具有开口端及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所述封闭端通过封头封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支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曝气之间沿着所述输送气管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端与所述输送气管通过三通管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孔的轴线与所述曝气支管及所述输送气管所确定的平面形成60°~90°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3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膜导轨定位板
- 下一篇:一种槽式半透膜覆膜污泥好氧发酵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