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养护室的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3694.0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1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器 连接板 第一液位传感器 驱动机构 水泥养护 补水管 控制模块 输出控制 养护装置 出水口 液面 技术方案要点 温湿度传感器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驱动连接板 上下滑动 竖向滑动 控制器 喷淋管 喷淋器 制冷器 出水 伸进 水泵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养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水泥养护室的养护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水器、喷淋器、喷淋管、水泵、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加热器和制冷器,储水器竖向滑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有补水管,连接板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储水器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板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使连接板随着储水器的液面而移动,使得连接于连接板的补水管的出水口伸进储水器的液面以下,减少补水管出水口的位于与储水器的液面的距离过大而使得在出水时液体四溅,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养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水泥养护室的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养护室的温度、湿度环境在规范中有一定的范围要求,试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又要求对此温、湿度数据进行监控和记录。一般的做法为:温度低时,通过加热空气或加热水制造水蒸气来升温,温度高时,通过空调制冷来降温,人工喷洒水保持湿度,人工控制、手工记录。这样的做法,费工费时,且控制质量不容易保证,浪费能源,水的消耗量也较大。
公告号为CN201201302Y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养护室自动养护装置,其通过对储水器内的水加热或制冷到合适的温度范围,再通过水泵将水加压后在室内喷洒,实现对养护室温度和湿度的保持,同时喷洒到地面的水可以回流至储水器被循环使用。
但是,在室内喷洒的水分,部分被水泥样品吸收,部分损失,所以回流至储水器内的水量一般会少于喷洒的水量,这就需要对储水器进行补充水量。惯用的补水方式就是通过补水管直接往储水器加水。若补水管的出水口高于储水器的液面,则在出水时液体四溅,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水泥养护室的养护装置,具有减少在补水的过程中液体溅出的情况,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水泥养护室的养护装置,包括连通于水泥养护室的储水器、设置于水泥养护室内的喷淋器、通过伸进储水器内的喷淋管与喷淋器连接的水泵、设置于水泥养护室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设在储水器内的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加热器、制冷器、水泵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水器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出水口朝下设置的补水管,所述连接板连接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水器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板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控制驱动机构动作的第一控制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湿度传感器感应水泥养护室内的温湿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和处理该信号再将其反馈给加热器、制冷器和水泵,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对储水器内的水进行加热或冷却,控制水泵抽取储水器内的液体并其自喷淋器处雾化喷射至水泥养护室室内,对水泥进行养护,在通过补水管为储水器补水的过程中,第一液位传感器对储水器的液面进行检测,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控制驱动机构动作,驱动连接板在储水器上滑动,并随着储水器的液面而移动,使第一液位传感器伸进储水器的液面以下,使得连接于连接板的补水管的出水口伸进储水器的液面以下,减少补水管出水口的位于与储水器的液面的距离过大而使得在出水时液体四溅,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电机,所述丝杆呈竖直设置,并转动连接于储水器,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于丝杆,所述电机对丝杆进行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从而使连接板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连接板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3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