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导丝以及介入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3660.1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5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楚楚;徐荣;傅堃;张瑞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2016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导丝 弯折部 尖端部 介入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伸出 刺穿 导丝 内壁 芯丝 折角 血管 侧向 介入治疗 弯折部位 引导装置 通孔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导丝以及介入治疗装置。该医用导丝包括芯丝、弯折部和尖端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尖端部和所述芯丝之间,所述弯折部具有折角,以使所述弯折部的伸出部分侧向伸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导丝无法精确的刺穿血管的内壁。实用新型的一个用途是用于介入治疗。该医用导丝的弯折部形成设定的折角。这使得伸出部分能够准确地穿过导丝引导装置的通孔,并使尖端部刺穿血管的内壁,以建立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动脉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医用导丝以及介入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周动脉血管、冠状动脉血管等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例如,导丝经由患者的动脉血管达到闭塞段。导丝的尖端部直接刺穿闭塞段,以达到建立通道的目的。
在一些情况下,闭塞段的堵塞严重,无法被刺穿。此时,需要经由该闭塞段的血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区域重新建立通道。现有的导丝通常为直丝并且柔顺性大,因此无法精确的刺穿血管的内壁,从而返回血管腔中。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医用导丝,以刺穿闭塞段的血管的内壁,以便于建立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导丝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医用导丝。该医用导丝包括芯丝、弯折部和尖端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尖端部和所述芯丝之间,所述弯折部具有折角,以使所述弯折部的伸出部分侧向伸出。
可选地,在所述弯折部的外侧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由显影材料制作而成。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弯折部的外周面上。
可选地,所述显影材料包括铂、钨、铋和钡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材料,或者上述至少两种金属材料的合金材料,或者添加有上述至少一种元素的高分子材料。
可选地,所述伸出部分的长度为1-5毫米。
可选地,所述折角的角度为90°-180°。
可选地,所述折角的角度为150°。
可选地,所述尖端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芯丝中的至少一种具有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大的多段变径结构。
可选地,所述尖端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芯丝是一体成型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装置。该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导丝引导装置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医用导丝,所述导丝引导装置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被构造为用于定位通道的出口的位置;所述尖端部和所述弯折部从所述通孔穿过,以刺穿所述血管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弯折部形成设定的折角。这使得伸出部分能够准确地穿过导丝引导装置的通孔,并使尖端部刺穿血管的内壁,以建立通道。
此外,与将弯折部形成弧形结构相比,折角结构具有更强的刚度。在进行刺穿时,弯折部能保持折角的角度固定。这样,弯折部不会因伸入血管的内壁的程度不同,受到血管的内壁阻力的不同,而发生弯曲。这使得刺穿血管的内壁变得容易。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导丝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恩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3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牵引式导丝
- 下一篇:一种具有纳米MoS2润滑涂层的胃镜导管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