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面缓冲结构及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3388.7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森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3/02 | 分类号: | A43B23/02;A43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周勇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面 缓冲结构 突柱 本实用新型 顶端面 防滑性能 间隔排列 结构配置 内表面 缓冲 突设 回复 垂直 吸收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面缓冲结构及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鞋面缓冲结构应用于鞋面且包含多个突柱,多个突柱突设于鞋面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且彼此间隔排列,各突柱包含顶端面,且各突柱具有垂直鞋面的高度;其中,顶端面受外力后高度改变以吸收减轻外力,而外力消失后高度回复原状。借此,本实用新型的鞋面缓冲结构,通过鞋面缓冲结构的结构配置,可以提升鞋面的缓冲及防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缓冲结构及鞋子,且尤其是有关一种鞋面缓冲结构及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类生活必需品,其提供了对足部的基本保护功能,通过鞋面及鞋底包覆足部,可避免足部与外界利器接触而受伤。
由于鞋面与足部皮肤直接接触,通过走动时的力量易使得足部与鞋面不断摩擦而产生破皮现象。虽有业者使用较柔软的布料作为鞋面,借此减少足部与鞋面的摩擦机会并增加穿着的舒适度,但并非各种样式的鞋款皆能适用,且此种方式减少足部摩擦的程度有限,所以仍有其缺陷存在。
另外有业者在鞋面的内衬设置有条状缓冲气囊,缓冲气囊由弹性材质制成且填充气体,借此以提供足部与鞋面间的缓冲,但此种设置方式仍会使足部与气囊相对滑动摩擦,且工艺麻烦,仍有改善进步空间。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的减少足部与鞋子的摩擦并增加制作容易度,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面缓冲结构及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通过鞋面缓冲结构的结构配置,可以提升缓冲及防滑性能。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鞋面缓冲结构,其应用于鞋面且包含多个突柱,多个突柱突设于鞋面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且彼此间隔排列,各突柱包含顶端面,且各突柱具有垂直鞋面的高度;其中,顶端面受外力后前述高度改变以吸收减轻外力,而外力消失后高度回复原状。
依据前述的鞋面缓冲结构,其中突柱为截顶锥状结构,而顶端面为平面。突柱布满内表面或可设置于外表面的局部区域。突柱受力后倾斜弯曲与鞋面夹一角度,角度大于或等于0度且小于90度。另外,突柱由射出成型,且其材质为热塑性橡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其供足部穿着且包含鞋底、鞋面以及多个突柱。鞋面连接鞋底且与鞋底同包覆足部;鞋面缓冲结构包含多个突柱,多个突柱突设于鞋面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且彼此间隔排列,各突柱包含顶端面,且各突柱具有垂直内表面或外表面的高度;其中,顶端面受外力后前述高度改变以吸收减轻外力,外力消失后高度回复原状。
依据前述的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各突柱设置于内表面,各顶端面抵贴足部且与足部无相对滑动。各突柱为截顶锥状结构。另外,多个突柱由射出成型,且多个突柱的材质为热塑性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鞋面缓冲结构及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通过鞋面缓冲结构的结构配置,可以提升缓冲及防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面缓冲结构应用于鞋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2A绘示图1的鞋面缓冲结构及鞋面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2B绘示图1的鞋面缓冲结构及鞋面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面缓冲结构的突柱剖面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鞋面缓冲结构的突柱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5绘示图4的具有鞋面缓冲结构的鞋子穿于足部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3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