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3182.4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5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敏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H1/02;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1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护理 活动托架 移动架 床体 本实用新型 防护栏结构 神经内科 支撑架 康复 病人腿部 护理方式 康复效果 螺栓安装 运动康复 竖板 腿部 走动 治理 手臂 身高 移动 情绪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床体,支撑架,活动托架结构,治理防护栏结构和康复移动架结构,所述的床体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的活动托架结构分别螺栓安装在床体的前后两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活动托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移动竖板的位置,同时也方便的对身高不同的病人腿部进行支撑,进一步有利于方便的对病人的手臂或腿部进行运动康复,通过治理防护栏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使病人发泄情绪,同时也增加了该康复护理装置的护理方式,通过康复移动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使病人在该康复移动架结构的内侧进行走动训练,同时也增加了该康复护理装置的康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疾病中,经常会出现病人重症肌无力无法行走的疾病,而对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的护理方式是通过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腿部进行舒展活动,进行适当的骨骼运动,防止病人长期卧床导致骨骼和肌肉退化,以至于康复后无法因为肌肉萎缩无法行走的现象,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621330183.4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架、固定座和固定架,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底架的下端,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底架的上端,所述底架的左上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板,所述主动轮的右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上端设置有转向轮,所述从动轮与转向轮之间通过按摩带连接,所述按摩带上设置有若干凸起。
但是,现有的康复护理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身高不同的病人进行训练护理、护理方式单一且不方便对病人的心里健康进行护理和不方便进行走动训练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康复护理装置不方便身高不同的病人进行训练护理、护理方式单一且不方便对病人的心里健康进行护理和不方便进行走动训练的问题。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床体,支撑架,活动托架结构,治理防护栏结构和康复移动架结构,所述的床体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的活动托架结构分别螺栓安装在床体的前后两部;所述的治理防护栏结构分别安装在床体上表面中右侧的前后两部;所述的康复移动架结构焊接在支撑架内壁的下方;所述的活动托架结构包括滑动盒,安装片,滑动座,移动轮,竖板,收纳轮,旋转手柄,拉绳和拖带,所述的安装片分别焊接在滑动盒的左右两端;所述的滑动座通过移动轮放置在滑动盒的内侧;所述的竖板下端焊接在滑动座的上端,上部后侧轴接有收纳轮;所述的旋转手柄与收纳轮上的轴连接;所述的拉绳一端与收纳轮连接,另一端与拖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治理防护栏结构包括竖立柱,保护杆,发泄盘,保护气囊,拉力弹簧和拉手,所述的保护杆焊接在竖立柱与竖立柱之间;所述的发泄盘分别焊接在保护杆后壁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保护气囊胶接在发泄盘的后壁上;所述的拉力弹簧一端与保护杆焊接,另一端与拉手焊接。
优选的,所述的康复移动架结构包括收纳盒,连接杆,紧固螺栓,伸缩杆,套管,调节螺栓和抓握横杆,所述的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收纳盒的内壁上;所述的伸缩杆上端插接在套管内部的下方,下端与连接杆焊接;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伸缩杆和套管的连接处;所述的抓握横杆安装在套管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座下部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轮设置有四个,所述的移动轮分别插接在滑动盒内部的上。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盒分别与床体的前后两部紧密接触,并使安装片上的螺栓固定住,所述的滑动盒深度设置为三厘米至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发泄盘直径与保护气囊的直径相等,所述的保护气囊厚度为三厘米至四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拉力弹簧一端与保护杆焊接,另一端与拉手焊接,所述的拉力弹簧长度设置为五厘米至七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敏,未经丁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3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