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化装置单元及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41836.X | 申请日: | 2018-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8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祥 |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装置 过滤网盘 烟气通道 第一壳体 出风通道 导流叶轮 第二壳体 过滤组件 壳体组件 净化设备领域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外圆周区域 传动元件 过滤效率 进风通道 净化网盘 气流导向 中心区域 出风口 分隔 壳壁 阻塞 油烟 过滤 切入 脱离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化装置单元及净化装置,属于净化设备领域,该净化装置单元包括壳体组件和过滤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烟气通道,第二烟气通道具有通过隔板分隔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第一壳体对应出风通道的壳壁设置出风口,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盘、传动元件和导流叶轮,导流叶轮能够将引入过滤网盘的气流导向至过滤网盘径向方向,以使气流能够切入至靠近过滤网盘的外圆周区域。该净化装置单元不仅可以解决过滤网盘中心区域易阻塞的问题,还可以使部分脱离净化网盘的油烟由第一烟气通道进入与第二烟气通道中,以进行再过滤,提升过滤效率。该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净化装置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单元及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几十年的粗放式高速发展,大气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全国多地爆发了严重的雾霾,目前PM2.5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气候因数,一个是污染物排放量。气体净化设备起到对气体过滤的作用,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净化器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空气污染治理成本高,效果一般且难于持续稳定。
比如高压静电,湿式、机械过滤式及活性炭式维护量大,结构复杂运行成本高,净化效率不稳定寿命短等缺点,以及市面上一种动态离心净化器,其中一种是带径向丝绕成的旋转网盘,通过网盘高速的旋转,径向丝不断切割撞击油烟或其它废气,使截留在网盘上的颗粒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飞甩至外围壳体上,利用油烟高速撞击挡板达到脱离油烟的目的,这种旋转网盘的净化效率和网盘的径向丝各点的离心力是成正比的,而离心力和半径是正比关系的,因此网盘上丝的各点净化能力是不一样的在同等转速下对同一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具有较大区别,即越远离中心点的离心力越大,净化能力也越大;越靠近中心点的离心力越小,净化能力也越小;因此会造成网盘的中心区域的径向丝容易堵塞而整体降低网盘的净化效率,净化效率稳定性差;并且在油滴积累过多时易产生燃烧导致火灾发生;当废气量浓度较大时,需要多个网盘叠加使用才能有效提高净化效率,这就增加了电机能耗及排烟能耗、加大了网盘的噪声及排烟阻力,不节能环保,安全性能低。除了上述缺点外,这种类型净化网盘清洗周期短,后期维护量大维护且维护时容易损坏。还有一些简单立体的动态离心净化器排烟阻力非常大能耗高,不符合低功耗高效率环保技术新理念的发展趋势。
不仅网盘有上述缺点,网盘的外围壳体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网盘外围壳体结构非常简单,通常是采用简单的圆形环状挡板,脱离净化网盘的油烟撞击到挡板后,会形成逆流风,并且网盘转速越高网盘数量越多,逆流风就越大,排烟阻力就越大,不利于排烟,能耗很高不节能,再有就是无法对烟气进行完全过滤、存在跑气漏气等二次污染问题,净化效率有限且阻力较大,烟气中一些颗粒直径在PM2.5以下vocs等有机烴有害物质未经处理,仍然会排放至外界对空气造成污染。并且存在净化器中起二次净化作用的核心部件和油烟直接接触,核心部件容易被黏性的油烟污染而降低净化效率,进而需要频繁的维护,不仅维护难维护量大、维护成本高且容易损坏净化器的核心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单元,该净化装置单元不仅可以解决网盘易被油烟或其它污染废气阻塞、易产生火灾隐患以及网盘清洗维护周期短等问题,还可以使部分脱离过滤网盘的油烟由第一烟气通道进入第二烟气通道中,以进行再净化过滤,保护了二次净化的核心部件不受油烟损害,降低了火灾的隐患,并大幅减小第一烟气通道的阻力,大大降低排烟能耗,极大的提升净化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净化装置单元的净化装置。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装置单元,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过滤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祥,未经林德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1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