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41057.X | 申请日: | 2018-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2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彦融 |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1C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设备 监控器 养老 针孔 定位模块 本实用新型 通信模块 主控模块 计步器 外壳内部 按键 呼叫 电池 救助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慧养老便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及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包括外壳、电池和按键,所述电池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按键置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包括主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针孔监控器、定位模块及计步器,所述主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及计步器均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针孔监控器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针孔监控器、定位模块及计步器均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及系统,利用定位模块和针孔监控器,使老人在呼叫时,救助人员能够根据智慧养老便携设备的呼叫,准确地知道老人的位置,及时去帮助老年人,使老年人得到救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养老便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待在家里或其他场所中,当老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后,无法通过身边的设备进行呼叫,或者通过呼叫设备进行呼叫时,往往需要老年人自己报出所处的位置信息才能使救助人员准确地到达相应地点,特别是当老年人迷路后,就会使救助人员无法到达对应的地点帮助老年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及系统,弥补老年人在进行呼叫的时候无法准确告知救助人员具体位置信息的缺点,使救助人员可以快速地到指定位置去帮助老年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包括外壳、电池和按键,所述电池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按键置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包括主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针孔监控器、定位模块及计步器,所述主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及计步器均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针孔监控器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针孔监控器、定位模块及计步器均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外壳用于放置所述电池、主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及计步器,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主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针孔监控器、定位模块及计步器供电,所述按键用于按压,并在按压后给所述主控模块一个信号,使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发出信号,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针孔监控器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主机、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针孔监控器用于外部摄像、监控,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定位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的位置,所述计步器用于记录步数。
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还包括听筒和话筒,所述听筒和话筒均置于所述外壳上并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话筒用于接收外部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适于传输的电信号至所述主控模块中进行处理,所述听筒用于将第一通信模块接收的信号转化为语音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置于所述外壳表面并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进行屏幕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还包括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指纹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的外壳上,所述充电接口还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外部充电连接线连接并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是否掉落或者发生剧烈的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智慧养老便携设备还包括防丢配件,所述防丢配件设有报警器、控制器及第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报警器和第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还与第一通信模块信号连接,所述防丢配件用于提醒使用者佩戴智慧养老便携设备,所述报警器用于呼叫报警,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彦融,未经陈彦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1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施工安全防护报警系统
 - 下一篇: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