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重保险的助泳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40183.3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如鱼得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3 | 分类号: | B63C9/13;B63C9/1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充气口 本实用新型 颈圈 腰圈 泳圈 多重保险 胸前气囊 发生危险 气囊表面 人身安全 外露 刺破 穿过 游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保险的助泳圈,包括C形气囊腰圈和C形气囊颈圈,C形气囊腰圈和C形气囊颈圈通过左胸前气囊连接部、右胸前气囊连接部相连接,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设有第一充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气囊腰圈内设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设有第二充气口,第二充气口穿过并外露在第一气囊表面;所述C形气囊颈圈外表面设有第三气囊,第三气囊设有第三充气口。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泳圈具有多个气囊,气囊内外兼具,相互辅助,避免气囊被刺破而发生危险,进一步保护游泳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圈,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重保险的助泳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穿戴式助泳圈一般只有一个整体气囊,当游泳时不小心与尖锐物体触碰,容易造成助泳圈的功能、作用完全丧失,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保险的助泳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多重保险的助泳圈,包括C形气囊腰圈和C形气囊颈圈,C形气囊腰圈和C形气囊颈圈通过左胸前气囊连接部、右胸前气囊连接部相连接,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设有第一充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气囊腰圈内设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设有第二充气口,第二充气口穿过并外露在第一气囊表面;所述C形气囊颈圈外表面设有第三气囊,第三气囊设有第三充气口。
所述C形气囊颈圈边沿设有无充气口的第四气囊。
所述第四气囊与第一气囊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气道,使第四气囊与第一气囊相通。
所述左胸前气囊连接部、右胸前气囊连接部之间设有扣带。
所述第一充气口位于C形气囊颈圈背面。
所述第二充气口位于C形气囊腰圈顶面。
所述第三充气口位于第三气囊的正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泳圈具有多个气囊,气囊内外兼具,相互辅助,避免气囊被刺破而发生危险,进一步保护游泳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多重保险的助泳圈,包括C形气囊腰圈1和C形气囊颈圈2,C形气囊腰圈1和C形气囊颈圈2通过左胸前气囊连接部3、右胸前气囊连接部4相连接,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第一气囊5,第一气囊5设有第一充气口6,所述C形气囊腰圈1内设有第二气囊7,第二气囊7设有第二充气口8,第二充气口8穿过并外露在第一气囊5表面;所述C形气囊颈圈2外表面设有第三气囊9,第三气囊9设有第三充气口10;所述C形气囊颈圈2边沿设有无充气口的第四气囊11;所述第四气囊11与第一气囊5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气道,使第四气囊11与第一气囊5相通;所述左胸前气囊连接部3、右胸前气囊连接部4之间设有扣带12。
所述第一充气口6位于C形气囊颈圈2背面;所述第二充气口8位于C形气囊腰圈1顶面;所述第三充气口10位于第三气囊9的正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如鱼得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如鱼得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40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型可照明动力救生圈
- 下一篇:防溺水自救定位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