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9511.8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恒兴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刷 圆管 罩体 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 集尘罩 底部边缘 集尘效率 抛光过程 向下延伸 罩体底端 罩体顶部 地连接 可拆卸 上表面 中空的 底端 腔体 粉尘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空的罩体,设置于该罩体顶部的接管,围绕罩体底部边缘一周且与罩体可拆卸地连接的毛刷;所述毛刷的底端与圆管抛光机上的圆管的上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体底端设置一圈毛刷,使得罩体和毛刷围成的腔体向下延伸至抛光过程中产生粉尘的位置,提高了集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圆形钢管91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时产生粉尘,每个抛光工位上方都设置有集尘罩80用于收集粉尘。圆管抛光机的抛光轮92直径较大,以及考虑到便于观察抛光工位各个部件(抛光轮92、导轮93、安装板等),现有技术中,集尘罩80的底部边缘与抛光时产生粉尘处的位置有一段距离,从而使得粉尘不能被有效吸收,污染车间空气环境,危害职工身体健康。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圆管抛光机集尘罩的集尘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包括一个中空的罩体,设置于该罩体顶部的接管,围绕罩体底部边缘一周且与罩体可拆卸地连接的毛刷;所述毛刷的底端与圆管抛光机上的圆管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的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所述毛刷的底端向下延伸至与圆管抛光机的抛光轮的底端平齐。
所述的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所述毛刷包括刷毛,以及将刷毛顶端缝合的布带,所述布带与罩体底端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所述罩体为半球形壳体。
所述的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所述接管的顶端连接有一个宝塔接头。
所述的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所述接管的顶端连接有一块法兰。
所述的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还包括设置于圆管抛光机上被加工的圆管下方的喷头,以及与该喷头连接的进气管;该进气管连接外部压缩空气。
所述的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所述喷头为莲蓬喷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通过在罩体底端设置一圈毛刷,使得罩体和毛刷围成的腔体向下延伸至抛光过程中产生粉尘的位置,提高了集尘效率,并且并不影响停机时对抛光工位零部件的观察,也不影响抛光工位个部件的正常工作;且增设的毛刷成本低,易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集尘罩与抛光轮、导轮和圆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中,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圆管抛光机的集尘罩。所述圆管可以为圆形钢管、圆形铝管等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截面为圆形的管材;图2中未画出所有剖面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恒兴钢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恒兴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9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磨机偏摆块连接配件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花岗岩水磨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