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9328.8 | 申请日: | 2018-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燕;赖子尼;曾艳艺;杨婉玲;麦永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B01D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5103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框架 有机污染物 上端 分析层 支撑盖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上端外表面 底盘 前端外表面 分离效率 紧固螺圈 快速卸料 平行设置 动态轴 紧固环 万向轮 位置处 压缩柱 下端 旋钮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包括压缩柱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平行设置有万向轮,且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调节管,且调节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盖,且支撑盖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外框架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环,所述支撑盖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紧固螺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设有外框架、动态轴与调节管,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可以快速卸料,提高了设备的分离效率和分离质量,带来更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层析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
背景技术
层析柱是有机污染物分离纯化技术中的主体,一般用玻璃柱或有机玻璃柱,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从而进行分离的一种设备;现有的层析柱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根据玻璃柱的长度进行高低调节,层析柱被污染后,卸料过程繁琐,并且不能进行动态轴向压缩,这些都降低了层析柱的分离效率及其便捷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给层析柱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包括压缩柱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平行设置有万向轮,且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调节管,且调节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盖,且支撑盖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外框架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环,所述支撑盖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紧固螺圈,且紧固螺圈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杆,所述压缩柱设置在调节管的内部,且压缩柱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筛网,所述压缩柱的内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动态轴,且压缩柱与筛网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压缩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吊紧螺帽,且吊紧螺帽的上端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聚乙烯管,所述外框架通过调节旋钮与底盘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态轴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且动态轴与压缩柱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内部设置有制动片与刹车片,且万向轮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圆头螺钉,保护罩通过圆头螺钉与万向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旋钮的形状为椭圆形,且调节旋钮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支撑盖与外框架的外表面均涂覆有保护漆,且支撑盖的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通过设有的外框架,可以根据调节管的不同长度,通过调节旋钮进行高低调节,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能满足设备的长时间使用,若调节管一旦被污染后,可以方便快捷地卸料,再重新装填,通过设有的动态轴,可以进行动态轴向压缩,满足物料填充的连续性、均匀性、稳定性等要求,提高了设备的分离效率,通过设有的调节管,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并且使装添填料变的更为容易、更均匀,从而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当中都能获得更佳的分离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机污染物分析层析柱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9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