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断面临时支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8547.4 | 申请日: | 2018-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戴锦程;王琪;黄志平;李标;王汕峰;孙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栋建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E21D1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竖撑 定位螺栓 弧形撑 横撑 两组 临时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 隧道断面 螺母 垂直设置 分段组合 钢板固定 临时支撑 上下两侧 隧道开挖 单一性 贯穿 上套 施工 对称 开挖 组装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断面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弧形撑、横撑和竖撑,所述横撑和竖撑相互之间在弧形撑内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撑一侧设有第一钢板,所述竖撑上对应连接处设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对称贯穿有两组第一定位螺栓,所述横撑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和竖撑上的第二钢板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竖撑和所述竖撑之间通过两组第二钢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钢板之间贯穿有第三定位螺栓,所述第三定位螺栓上套有第三螺母,本实用新型形成分段组合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已有临时支撑方案开挖工序的单一性,提高施工便利,增加隧道开挖安全性,组装难度大大降低,有利于节省施工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临时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断面临时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矿山法设计和施工隧道时,在围岩等级Ⅴ级及以上一般初期支护采用以钢拱架为主的组合衬砌支护。这种支护结构在仰拱施工时最易产生钢拱架变形而导致隧道坍塌。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会结合施工工序考虑增加临时支撑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目前常见的临时支撑主要有结合CD、CRD、双侧壁等工法而产生的支撑体系,形如“丿”、“十”、“艹”等。这些支撑体系一般应用于隧道开挖断面在200m2以下。而在开挖断面200m2或以上的特大断面以上提到的支撑体系很难满足工程施工安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断面临时支撑结构,形成分段组合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已有临时支撑方案开挖工序的单一性,提高施工便利,增加隧道开挖安全性,组装难度大大降低,有利于节省施工时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断面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弧形撑、横撑和竖撑,所述横撑和竖撑相互之间在弧形撑内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撑一侧设有第一钢板,所述竖撑上对应连接处设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对称贯穿有两组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定位螺栓上套有第一调节螺母,所述横撑上下两侧均设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三钢板和竖撑上的第二钢板之间通过第二定位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螺栓上套有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竖撑和所述竖撑之间通过两组第二钢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钢板之间贯穿有第三定位螺栓,所述第三定位螺栓上套有第三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上对应开设有四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弧形撑和横撑均为型钢钢架,所述竖撑为工字钢。
优选的,所述横撑和竖撑之间组合形状为“井”字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规格相同。
优选的,所述弧形撑和第一钢板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所述竖撑和第二钢板之间也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所述横撑上下和第三钢板之间也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由横撑和竖撑组成“井”字型支撑体系,由横撑与竖撑及初期支护接头、竖撑之间的接分段组成,形成分段组合结构;
2、本实用新型组成的临时支撑体系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已有临时支撑方案开挖工序的单一性,可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或是施工便利性组合出临时支撑分割的各部分多种开挖工序,提高施工便利,增加隧道开挖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已有临时支撑方案加工相对简单,组装难度大大降低,有利于节省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栋建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栋建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8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