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8272.4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畅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阀针 温度传感器 分流梭 针阀式热流道 本实用新型 导热板 喷嘴头 流道 流动过程 不均匀 固定环 扰动 弹簧 下端 流动 凝固 凝结 保证 融合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流道本体,所述流道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的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内侧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上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导管的下端设置有分流梭,所述分流梭的下部设置有阀针,所述阀针的侧部安装有弹簧,所述阀针的一侧安装有喷嘴头,所述喷嘴头的侧部安装有导热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管与分流梭相连接,增加原料在导管内流动过程中的扰动,防止原料流动不均匀,通过线圈和温度传感器,对原料在管道内流动时的温度进行控制和检测,保证原料在导管内的流动性,防止原料凝固,通过将导热板布置在阀针处,防止在原料出口处凝结,保证融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热流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塑料的融合位置,使制品有更好的外观及成型质量,常采用针阀式热流道系统。
现有的针阀式热流道经常会在原料运输过程中发生凝固的现象,常常会导致管道内部堵塞,影响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在原料运输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流动不均匀,导致融合过程中产生气泡现象,影响融合的质量,且现有的针阀式热流管道没有温度检测机构,不便于对整体过程进行把控,不利于塑胶制品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对热流管道进行加热,检测并保证热流管内原料的温度,防止原料在管道内凝结,并增加扰动保证原料均匀的从导管喷出,保证融合的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阀式热流道结构,包括流道本体,所述流道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的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内侧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上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导管的下端设置有分流梭,所述分流梭的下部设置有阀针,所述阀针的侧部安装有弹簧,所述阀针的一侧安装有喷嘴头,所述喷嘴头的侧部安装有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线圈的两端均安装有端子,所述线圈采用顺时针方式设置,且线圈采用镍铬合金材质设置。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阀针的侧部设置有凹凸槽,所述凹凸槽的一侧设置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分流梭的一端设置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的侧部均匀设置有至少三组凹槽。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对热流管道进行加热,检测并保证热流管内原料的温度,防止原料在管道内凝结,并增加扰动保证原料均匀的从导管喷出,保证融合的质量。
2、通过将导管与分流梭相连接,增加原料在导管内流动过程中的扰动,防止原料流动不均匀。
3、通过线圈和温度传感器,对原料在管道内流动时的温度进行控制和检测,保证原料在导管内的流动性,防止原料凝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梭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阀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畅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畅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8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时注塑多个产品的叠层模系统
- 下一篇:PET产品模具喷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