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和电动汽车电池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8045.1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2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黎理茂;钟维;张鹏飞;王富平;王成;邹阳宇;欧阳晃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特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2/1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史炜炜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组 锂电池 发热膜 加热 负极汇流排 正极汇流排 锂电池模块 负极支架 加热功能 温控系统 正极支架 电动汽车电池 正极 锂电池电芯 负极 电池模块 电动汽车 负极电流 电源线 均温性 缠绕 发热 紧贴 判定 穿过 电池 支撑 保证 | ||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正极汇流排(1)、正极支架(2)、柔性发热膜(3)、电池组(4)、负极支架(5)、负极汇流排(6)、发热膜电源线(7);
所述电池组(4)为多个电池的组合;
所述正极汇流排(1)与电池组(4)中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用于汇总输送电池组(4)中多个电池电芯正极电流;
所述负极汇流排(6)与电池组(4)中电池的负极相连接,用于汇总输送电池组(4)中多个电池电芯负极电流;
所述正极支架(2)和负极支架(5)用于支撑和固定电池组(4)中的电池;
所述柔性发热膜(3)呈S形依次穿过电池组(4)的每行或每列电池之间的间隙,缠绕紧贴于电池表面,以保证电池组(4)良好的均温性;
所述柔性发热膜(3)发热时,与其紧密接触的每个电池被加热,从而使电池组(4)被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膜电源线(7),发热膜电源线(7)的一端连接柔性发热膜(3)的供电端口,另一端在柔性发热膜(3)需要被加热时连接供电电源,使柔性发热膜(3)通电被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4)中的电池呈整齐的行列分布;所述柔性发热膜(3)呈S形依次缠绕于电池组(4)每行或每列的电池上,与每个单颗电池都能紧密接触,以将热量直接传递到电池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排(1)和负极汇流排(6)均由紫铜和纯镍材料制作而成,呈网状结构,周边端面为倒圆角处理以防止割手,与电池组(4)的电池的正、负极通过电阻焊或激光焊的方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膜(3)为柔性印刷发热膜,它包括柔软基体材料、发热丝和绝缘密封保护层;
所述发热丝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曝光蚀刻在柔软基体材料表面上;
所述绝缘密封保护层设置在设置有发热丝的柔软基体材料表面,用于密封和保护设置有发热丝的柔软基体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膜(3)的厚度小于0.2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4)为锂电池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为18650型或26650型圆柱形锂电池。
9.一种电动汽车中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模块、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电池模块、温度传感模块、还有电动汽车的启动系统和充电系统相连接以进行信息互送,并设有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
一旦所述主控模块监测到电动汽车的启动系统或充电系统开启,即开始与所述温度传感模块和电池模块进行信息和指令互送;
所述温度传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测量所述电池模块中电池组(4)的温度,并将所得结果传输给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的柔性发热膜(3)的供电端口根据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特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特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80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模块
- 下一篇:低温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