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死机自检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5802.X | 申请日: | 201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王文伶 |
| 地址: | 211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输出端 电源 死机 本实用新型 报警控制 自检电路 继电器 电路 脉冲信号输出单元 电源控制回路 检测脉冲信号 脉冲检测单元 报警线路 电路结构 输出脉冲 外接端口 开路 输出 检查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死机自检电路,该电路至少包括电源、输出端、第一继电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报警控制线路,其中:电源包括0V电源和24V电源;输出端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输出端O和输出端P;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至少包括用于输出脉冲信号的脉冲信号输出单元、用于检测脉冲信号是否输出的脉冲检测单元及外接端口,报警控制线路包括常开路线路、常闭路线路、报警线路及电源控制回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可以通过连接负载以实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负载的死机检查,且电路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逻辑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死机自检电路。
背景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现代生产设备的大脑,并作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控制命令的发送、逻辑运算和数据记录等相关功能。大部分的PLC在出现死机问题时,其I/O点的输入/输出状态并不是全部清零,而是保持上一次的输入/输出状态,该状态要保持到PLC硬件重启后才能完成更新,这样就会造成PLC控制器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而负载的各种设备接收的控制命令仍然是上一次PLC正常工作时的控制命令,所以机组各种设备仍然正常工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PLC不能对负载进行正确控制,会造死机等危险情况。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死机,生产人员如不能及时发现,将对生产品质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死机自检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死机自检电路,至少包括电源、输出端、第一继电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报警控制线路,其中:
所述电源包括0V电源和24V电源;
所述输出端包括用于连接负载的输出端O和输出端P;
所述0V电源连接输出端O以形成第一线路;
所述24V电源连接输出端P以形成第二线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至少包括用于输出脉冲信号的脉冲信号输出单元、用于检测脉冲信号是否输出的脉冲检测单元及外接端口,所述脉冲信号输出单元电性连接第二线路并形成连接点D,所述脉冲检测单元电性连接第一线路并形成连接点A,所述外接端口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一线路并形成连接点B,所述报警控制线路的一端连接第一线路并形成连接点C,报警控制线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线路并形成连接点F;
所述报警控制线路包括常开路线路、常闭路线路、报警线路及电源控制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常开路线路包括互相串接的一个第二继电器和一个时间继电器,所述常开路线路靠近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端连接连接点F,常开路线路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点C。
进一步的,所述常闭路线路包括互相串接的一个第三继电器和一个时间继电器,所述常闭路线路靠近所述第三继电器的一端连接连接点F,常闭路线路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点C。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线路包括互相串接的一个报警器和两个开环并联的时间继电器,所述报警线路靠近所述时间继电器的一端连接连接点F,报警线路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点C。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控制回路至少包括一条依次互相串联的两个闭环的时间继电器和一个交流接触器以均衡输出端O和输出端P连接的负载的电压,所述电源控制回路靠近所述时间继电器的一端连接连接点F,电源控制回路的另一端连接连接点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5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CU测试夹具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汽车故障测试诊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