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厨下式开水器中的防喷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5358.1 | 申请日: | 201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邹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道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兴华东路31号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缓冲膨胀腔 进水螺纹管 水箱进水管 进水三通 开水器 防喷水装置 进水接头 外部水源 本实用新型 接头连接 膨胀形变 形变 复位 负压 进水 烧水 抽空 连通 水位 膨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厨下式开水器中的防喷水装置,包括与进水接头连通的进水螺纹管、水箱和水箱进水管,外部水源经进水螺纹管和水箱进水管后进入水箱中;所述进水螺纹管与水箱进水管之间还连接有进水三通接头,进水三通接头另一接头连接有一缓冲膨胀腔,外部水源经过进水接头、进水螺纹管并经过进水三通接头后,通过水箱进水管进入水箱的同时,进水三通接头抽空缓冲膨胀腔内水以及空气并使缓冲膨胀腔负压形变,水箱停止进水时缓冲膨胀腔开始复位膨胀形变把水箱的一部分水反向吸回来降低水箱中的水位,来防止开水器烧水时膨胀喷水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水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厨下式开水器中的防喷水装置。
【背景技术】
开水器是一种很常见的饮水设备,开水器也称开水炉,是为了满足较多人员饮用开水的需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利用电能烧转化为热能而生产开水的饮水设备。
家用电开水器一般使用于家庭的厨房,一般安放于厨房洗菜盆下方或壁挂于橱柜壁上,家用电开水器体积小,以自来水或净化水为水源,方便随时取用开水;开水可用于饮用、煮饭、煲汤、烫菜、餐具及婴儿物品消毒等。但目前的家用厨下式开水器,在烧水的过程中无法控制喷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方式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有效避免烧水过程出现喷水的用于厨下式开水器中的防喷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厨下式开水器中的防喷水装置,包括与进水接头连通的进水螺纹管、水箱和水箱进水管,外部水源经进水螺纹管和水箱进水管后进入水箱中;所述进水螺纹管与水箱进水管之间还连接有进水三通接头,进水三通接头另一接头连接有一缓冲膨胀腔,外部水源经过进水接头、进水螺纹管并经过进水三通接头后,通过水箱进水管进入水箱的同时,进水三通接头抽空缓冲膨胀腔内水以及空气并使缓冲膨胀腔负压形变,水箱停止进水时缓冲膨胀腔开始复位膨胀形变把水箱内的一部分水反向吸回来降低水箱中的水位,来防止开水器烧水时膨胀喷水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膨胀腔由前腔壳、弹性形变密封片和后腔壳组成,所述弹性形变密封片密封固定于前腔壳与后腔壳之间并在弹性形变密封片两侧分别形成前密封腔体和后密封腔,后腔壳上还设有与进水三通接头连通的支路进水管,外部水源经过进水三通接头后,通过水箱进水管进入水箱的同时,进水三通接头抽空后密封腔内水以及空气并使弹性形变密封片相对前密封腔体呈负压形变,水箱停止进水时弹性形变密封片在前密封腔体的负压作用下复位形变,并把水箱内的一部分水反向吸回来降低水箱中的水位,来防止开水器烧水时膨胀喷水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形变密封片外围边缘由前腔壳与后腔壳外围压扣配合并采用螺钉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前腔壳和后腔壳外围边缘内侧还分别设有与弹性形变密封片外围边缘配合的嵌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路进水管与后腔壳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形变密封片为一侧向前密封腔体凸出的硅胶密封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路进水管与进水三通接头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水三通接头设置一个与其连通的缓冲膨胀腔,外部水源经过进水三通接头后,通过水箱进水管进入水箱的同时,进水三通接头抽空后密封腔内水以及空气,并使缓冲膨胀腔内的弹性形变密封片相对前密封腔体呈负压形变,水箱停止进水时,弹性形变密封片在前密封腔体的负压作用下复位形变,并把水箱内的一部分水反向吸回,来降低水箱中的水位,防止开水器烧水时膨胀喷水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道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道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5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