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隔板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5025.9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罗积广;蓝榕江;聂军;陈恩峥;蓝国嘉;梁世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朱栎 |
地址: | 5191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曲轴偏心部 通孔 压缩机隔板 本实用新型 孔状区域 曲轴轴径 压缩机 穿过 空调器 叠置 内孔 容纳 压缩机泵体 最大偏心量 密封距离 密封效果 内孔孔径 重叠部位 最大排量 非重叠 有效地 减小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隔板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压缩机隔板结构包括:第一隔板,包括第一通孔、能够容纳曲轴偏心部穿过;第二隔板,包括第二通孔、能够容纳曲轴偏心部穿过;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能够相互叠置相接,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叠置相接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部分重叠,重叠部位形成能够容许曲轴轴径部穿过的孔状区域、非重叠部位能够被密封,所述重叠部分所形成的孔状区域大于曲轴轴径尺寸、且小于曲轴偏心部的直径。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隔板的内孔尺寸、从而增大隔板内孔的密封距离,提高密封效果;同时由于没有隔板内孔孔径的限制,曲轴偏心部的最大偏心量可以进一步做的更大,能够有效地提高压缩机泵体的最大排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隔板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双缸压缩机为防止上、下缸之间窜气,采用隔板进行密封,当隔板的内孔越小,则隔板所可以提供的密封距离也可以做的越大。这样的话压缩机曲轴偏心圆的偏心量也可以做得越大。而在相同缸高缸径的条件下,压缩机的偏心量越大,则压缩机可达到的排量就越大。
但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隔板能套入偏心圆内。要求隔板内孔尺寸必须大于曲轴偏心圆的外径,导致压缩机的排量扩展受到影响。隔板内孔越小,压缩机双缸之间的密封距离可以越大,对应曲轴的偏心量就可以做得越大,由此可拓展的排量就越大,但当隔板内孔过小时会导致隔板无法套入偏小圆。使得隔板内孔尺寸不能过小,压缩机偏心量不可以继续做大,压缩机的排量受到限制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隔板内孔尺寸较大、导致隔板的密封距离较小、无法保证压缩机应有的密封效果,同时曲轴偏心量无法做的较大、而无法提高压缩机泵体的最大排量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压缩机隔板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隔板内孔尺寸较大、导致隔板的密封距离较小、无法保证压缩机应有的密封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缩机隔板结构、压缩机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隔板结构,其包括:
第一隔板,包括第一通孔、能够容纳曲轴偏心部穿过;
第二隔板,包括第二通孔、能够容纳曲轴偏心部穿过;
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能够相互叠置相接,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叠置相接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部分重叠,重叠部位形成能够容许曲轴轴径部穿过的孔状区域、非重叠部位能够被密封,所述重叠部分所形成的孔状区域大于曲轴轴径尺寸、且小于曲轴偏心部的直径。
优选地,
所述非重叠部位包括位于第一隔板上的第一非重叠部位和位于第二隔板上的第二非重叠部位,在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非重叠部位相对应、且朝向所述第二隔板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非重叠部位相对应、且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台。
优选地,
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由第一周壁围成的第一部分和由第二周壁围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第二周壁相接、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接;
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由第三周壁围成的第三部分和由第四周壁围成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周壁和所述第四周壁相接、使得所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相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隔板为圆盘状结构,其圆心在A1点处,所述第一周壁为以A1为圆心形成的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二周壁为以A2为圆心形成的第二弧形段,且所述A2与所述A1不相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5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