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编码技术的智能远程抄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3374.7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0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刚;刘彬;艾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宝智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8C25/00;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李雪鹃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抄表装置 本实用新型 编码技术 编码模块 抄表数据 异或运算 主控模块 地址编码模块 哈希运算模块 数据纠错能力 通信技术领域 无线通信模块 存储模块 电源模块 哈希运算 加密数据 纠错能力 信道资源 用户费用 智能 接收端 信道 采集 发送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码技术的智能远程抄表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主控模块和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地址编码模块、异或运算模块、RS码编码模块、哈希运算模块、A/D转换模块。其采集到抄表数据后,分别经过哈希运算、异或运算后,再进行RS码编码,得到具有纠错能力的加密数据。本实用新型在抄表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前,加入了RS码编码模块,对信道进行编码,提高了数据纠错能力,节约了信道资源,降低用户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编码技术的智能远程抄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传输技术方式已经普遍应用于远程抄表系统中,例如,CDMA、WCDMA、TD-SCDMA等无线通信技术。但是,在抄表后,传输相关数据时,一般没有经过加密,容易造成信息数据被窃取而篡改,不利于电力、天然气等国家能源事业发展。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360101A中,针对通信中数据安全传输问题,公开了一种远程抄表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哈希运算对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操作,然后采用异或运算对数据进行加密,最后把原数据及加密后的数据传输到接收端进行相反操作及对比得到原数据,并判断数据是否完整,能够实现数据安全传输。但是,由于传输信道没有纠错能力,在噪声干扰时,传输的数据容易出现错误,而要再次传输,造成通信信道资源的浪费,及增加用户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通信信道纠错能力的智能远程抄表装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及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编码技术的智能远程抄表装置,该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通讯的存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地址编码模块、异或运算模块、RS码编码模块、哈希运算模块、A/D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的主控芯片是单片机或者ARM或者两者的组合。所述地址编码模块是可编程的用户地址编码电路,由所述主控模块控制,通过编程的方式编写用户地址,并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用户地址是用户电表或燃气表所在的地址。
其中,所述A/D转换模块与电能表或燃气表连接,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采集用户电能表或燃气表的读数,进行A/D转换后,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
其中,所述哈希运算模块采用的是MD5算法,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所述主控模块对存储模块中的用户地址数据以及用户电能表或燃气表的读数数据合并后,传输到所述哈希运算模块进行哈希运算。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预先存储一组序列,该序列与接收端存储的序列一样。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对所述存储模块中的用户地址数据以及用户电能表或燃气表的读数数据合并后,传输到所述异或运算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序列进行异或运算。
其中,所述RS码编码模块采用的编码方式是循环码,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哈希运算后所得到的信息数据及所述异或模块异或运算后所得的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由所述主控模块控制,为所述存储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地址编码模块、所述异或运算模块、所述RS码编码模块、所述哈希运算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GPRS模块,由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发送所述RS码编码模块所产生的编码信息数据到接收端。接收端依次进行RS码译码、异或、MD5验证,得到原数据。
与原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数据传输前,加入了信道编码,提高了数据纠错能力,节约了信道资源,降低用户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宝智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宝智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3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监控和无线充值的IC卡燃气控制器
- 下一篇:配电网数据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