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轨检测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3144.0 | 申请日: | 201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35/12 | 分类号: | E01B3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尺 检测尺 长部 短部 小孔 直挡 铁轨 本实用新型 固定部 滑动部 传感器技术 单片机技术 机械式测量 数字化测量 不良因素 工作效率 滑动部位 滑动连接 实时显示 竖直平面 自动存储 自动检测 水平度 有效地 滑动 轨距 铰接 卡接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轨检测尺,包括检测尺本体,所述检测尺本体包括横尺部、直挡部、固定部和滑动部;所述直挡部一侧与所述横尺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直挡部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小孔;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短部和固定长部,所述固定短部与所述小孔卡接,所述固定短部可在所述小孔内滑动,所述固定长部与所述横尺部另一侧铰接,所述固定长部可绕所述横尺部竖直平面转动90°;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横尺部的底侧,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横尺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相结合,可自动检测、自动存储和实时显示,实现了对铁轨轨距和水平度的高精确数字化测量,有效地消除了人工机械式测量带来的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因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轨检测尺。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或其他因素,容易产生形变而影响两轨之间的距离和水平度,因此需要经常测量铁轨的参数。目前,铁路轨道参数的测量,大都采用人工机械方式进行,即用卡尺测量铁轨的宽度和平行度。虽然检测设备简单,但费工费力,并且测量精度低,很难达到技术要求。特别是列车提速后,对铁轨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对铁轨的测量和维护就更加重要,一旦出现较大偏差,高速运行的列车将会出现技术事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轨检测尺,可消除人工机械式测量带来的误差大、工作效率低等不良因素,从而提高铁路安全保障措施。
(二)技术方案
一种铁轨检测尺,包括检测尺本体,所述检测尺本体包括横尺部、直挡部、固定部和滑动部;所述直挡部一侧与所述横尺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直挡部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小孔;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短部和固定长部,所述固定短部与所述小孔卡接,所述固定短部可在所述小孔内滑动,所述固定长部与所述横尺部另一侧铰接,所述固定长部可绕所述横尺部竖直平面转动90°;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横尺部的底侧,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横尺部滑动连接;所述横尺部正面设有液晶显示屏和键盘,所述横尺部背面设有电池仓和RS232接口;所述滑动部内部设有轨距检测单元,所述轨距检测单元检测两轨之间的距离,所述横尺部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键盘、所述RS232接口和所述轨距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水平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时钟单元、存储单元、显示单元、按键输入单元、RS232接口单元和电源单元;
所述水平度检测单元检测两路铁轨的水平度,输出串口信号,送入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时钟单元提供测量时间,输出时钟信号送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时钟单元包括实时时钟芯片、第一晶振和后备电池,其中所述实时时钟芯片选用DS1302;
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时钟信号及所述轨距检测单元和所述水平度检测单元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预设的轨距和两轨道相差高度进行比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分别连接所述存储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RS232接口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测量数据,所述存储单元包括EEPROM存储器、第一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EEPROM存储器选用AT24C512;
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显示单元对测量数据和时间进行实时显示,并对异常数据进行标记;
所述按键输入单元与所述键盘电连接,所述按键输入单元用于开关机、启动测试、设定门限值、保存和删除测量数据,所述按键输入单元包括键盘扫描芯片、第二晶振、第一~第三电容和第三~第九电阻,其中所述键盘扫描芯片选用ZLG72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优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3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