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2818.5 | 申请日: | 201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可;曹光伦;马祖桥;赵金磊;石雪飞;阮欣;刘志权;段海澎;何金武;袁助;程磊科;许垒;丁亮;胡泉;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部平台 核心筒 劲性骨架 鞍座 本实用新型 基准平台 角钢焊接 匹配定位 虚拟 参照物 安装定位 刚体结构 刚性平台 工作效率 竖直设置 便捷度 尺寸比 内轮廓 外轮廓 标高 节段 起吊 焊接 脱离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包括底部平台与中间核心筒,所述底部平台为刚体结构,所述底部平台顶部位于同一标高水平面上,所述中间核心筒焊接在底部平台上,所述中间核心筒竖直设置;所述底部平台由型钢与角钢焊接而成;所述中间核心筒由型钢与角钢焊接而成。鞍座与劲性骨架在此平台上进行安装定位,保证各节段鞍座与劲性骨架参照物的统一性。中间核心筒外轮廓尺寸比劲性骨架内轮廓小5cm,便于起吊时劲性骨架与刚性平台顺利脱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定位精确度和工作效率,提升施工便捷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座安装定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鞍座定位时采用的是以控制鞍座的顶点和进出口点来保证鞍座的空间位置,为保证鞍座的定位符合设计要求,劲性骨架与鞍座需要在吊装至索塔后,运用手拉葫芦来进行位置调整,直至满足规范要求,再将索鞍固定。这种方法是先吊装再定位,虽然能满足要求,但是施工不便,耗费时间与精力,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整体吊装时在地面进行虚拟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来实现鞍座先定位后吊装的工作方式,提高定位精确度和工作效率,提升施工便捷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包括底部平台与中间核心筒,所述底部平台为刚体结构,所述底部平台顶部位于同一标高水平面上,所述中间核心筒焊接在底部平台上,所述中间核心筒竖直设置;所述底部平台由型钢与角钢焊接而成;所述中间核心筒由型钢与角钢焊接而成。
所述中间核心筒位于底部平台的中部。
所述中间核心筒为矩形框架。
所述底部平台包括横向钢条、竖向钢条及斜向钢条,所述横向钢条与竖向钢条焊接成矩形格结构,所述斜向钢条焊接在矩形格的对角线上。
所述中间核心筒包括四个竖直钢条、多个水平钢条及多个斜向钢条,所述竖直钢条竖直焊接在底部平台上,且四个竖直钢条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水平钢条水平焊接在竖直钢条上,形成矩形格,所述斜向钢条焊接在矩形格的对角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底部平台顶部保证位于同一标高水平面上,中间核心筒保证竖直,可以保证各节段鞍座与劲性骨架在此平台上进行安装定位时的精确性。劲性骨架可以以本申请的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为参照进行定位与拼装。
本实用新型中,中间核心筒外轮廓尺寸比劲性骨架内轮廓小5cm,所述劲性骨架与中间核心筒之间填塞钢楔块临时焊接固定,确保劲性骨架与刚性平台之间不发生刚体位移。
优选地,所述中间核心筒顶部架设观测平台,如全站仪。便于观察各控制点位置,且自身不会有变形,处于所有控制点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平台两侧设置测量平台和对准平台实现对相对位置的测控,消除施工平台扰动对拼装精度的影响,保证了鞍座安装时的精确定位。
使用本申请的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进行劲性骨架与鞍座锚体定位安装时,
在地面制作新的劲性骨架之前,先测量复核整个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的形状以及所在地面位置。当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位置出现变动时,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整个鞍座虚拟匹配定位的基准平台处于正确的位置与正确的形状。
在拼装之前先对上层骨架的拼装结果进行放样,在放样基础上实现两层骨架之间的匹配拼装,放样完成后按照竖杆、联系杆的次序依次完成主骨架的拼接,留出鞍座的鞍座空间,依次完成鞍座的定位安装与精调。对骨架和鞍座进行固定,并将剩余的加强杆件进行焊接。最后对拼接好的骨架顶部进行精确测量,用在塔上鞍座的校验及下层鞍座组拼的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2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索道桥锚索锚固段使拆编锚索与注浆管隔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施工用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