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32308.8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泰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片 正极片 卷绕 卷绕式电芯 隔膜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电芯结构 负连接片 固定插槽 正连接片 负极耳 接触点 正极耳 锂棒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交替设置 相邻正极 底端 底面 顶面 断裂 膨胀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包括卷绕式电芯,卷绕式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式电芯由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设置卷绕而成,相邻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均设置有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卷绕起点设置有锂棒,锂棒表面设置有固定插槽,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卷绕起点均插设在固定插槽内,正极片和负极片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顶端共同连接有正连接片,正连接片顶面连接有正接触点,负极耳底端共同连接有负连接片,负连接片底面连接有负接触点,该装置能够确保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卷绕的起点、终点不会接触,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能够避免锂离子电池在使用的时候膨胀或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
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区别于电池含有保护电路和外壳,可以直接使用。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组成是这样的:电芯+保护电路板。充电电池去除保护电路板就是电芯了,他是充电电池中的蓄电部分,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充电电池的质量。
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芯主要采用传统的卷绕式和层叠式两种结构,其中层叠结构工艺复杂、效率低且安全隐患相对较多,而卷绕结构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和一致性好,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通常都是由多片正极片和多片负极片卷绕而成,并且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添加隔膜,使得电池的内阻更小,降低了大电流放电时产生的高温及其它不利因素,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现有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都是由多片正极片和多片负极片卷绕而成,但是这样容易使得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卷绕的起点或终点互相接触,使得电池的功能受到影响;
(2)现有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引起膨胀,使得正极片或负极片断裂,使得锂离子电池的输出和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该装置能够确保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卷绕的起点、终点不会接触,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能够避免锂离子电池在使用的时候膨胀或断裂,使得锂离子电池的输出和使用寿命不会降低,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包括卷绕式电芯,所述卷绕式电芯包括数量相等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且卷绕式电芯由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设置卷绕而成,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均设置有隔膜,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卷绕起点设置有锂棒,且在锂棒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插槽,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卷绕起点均插设在固定插槽内;
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的顶端均共同连接有正连接片,且在正连接片的顶面连接有正接触点,所述负极耳的底端均共同连接有负连接片,且在负连接片的底面连接有负接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卷绕终点设置有绝缘后壳,且在绝缘后壳的表面设置有内凹槽,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卷绕终点均插设在内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耳的底端均通过绝缘立柱与负连接片固定连接,且负极耳的顶端均通过绝缘立柱与正连接片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泰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泰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2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顶盖墩封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卷绕机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