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流体集输管道安全防泄漏缺陷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8167.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6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海;张红卫;梁旭;雷万能;王保涛;白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海;张红卫;梁旭;雷万能;王保涛;白东明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蒙***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处理器 活塞 杆部 本实用新型 压力传感器 下腔 支架 无线信号发射器 缺陷检测仪 环形凹槽 集输管道 压力流体 防泄漏 螺纹孔 信号线 螺接 外壳外侧壁 互不连通 滑动设置 外壳内腔 外螺纹 直管状 壳体 上腔 外壁 相抵 安全 伸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流体集输管道安全防泄漏缺陷检测仪,本实用新型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与信号处理器相连的无线信号发射器,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还包括直管状外壳,外壳上具有外螺纹,外壳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外壳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将外壳内腔分成互不连通的上腔和下腔,下腔内设有截面呈T形的支架,支架由杆部和与外壳螺接的头部组成,头部位于活塞和杆部之间,杆部下端伸出下腔;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头部顶面上并与活塞相抵,支架上贯穿开设有螺纹孔,信号处理器包括螺接在螺纹孔内的壳体,信号线位于杆部内,无线信号发射器固定在杆部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缺陷检测仪,特别是一种压力流体集输管道安全防泄漏缺陷检测仪。
背景技术
集输管道包括从单个油(气)井到油(气)处理厂(或处理装置)的出油(气)管道,以及从处理厂到油(气)库或长输管道首站的集油(气)管道。集输管道的特点是口径小,压力低,管材多采用钢管,近年来在国外各种规格的塑料管已有一定的应用。
随着能源建设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油气输送管道越建越长,管道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油气输送管道在长时间受到外部环境腐蚀以及内部油气腐蚀和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断裂或破损,导致油气泄漏,不仅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人身伤亡。现有的管道缺陷防泄漏检测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松散、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压力流体集输管道安全防泄漏缺陷检测仪,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压力流体集输管道安全防泄漏缺陷检测仪,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与信号处理器相连的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直管状的外壳,且外壳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的外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外壳同轴的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设有0形圈;所述的外壳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将外壳的内腔分成互不连通的上腔和下腔,且上腔和下腔沿外壳的轴向分布,所述的下腔内设有截面呈T形的支架,支架由杆部和与外壳螺接的头部组成,头部位于活塞和杆部之间,且杆部的下端伸出下腔;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头部的顶面上并与活塞相抵,所述的支架上贯穿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两端分别位于头部和杆部上,所述的信号处理器包括壳体,且壳体螺接在螺纹孔内,所述的信号线位于杆部内,且无线信号发射器固定在杆部的外侧壁上。
本检测仪还包括与无线信号发射器相匹配的接收器。
实际安装时,接收器通过线缆与服务器相连,以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内;集输管道上设有与外壳匹配的螺纹安装孔,外壳上端螺接在螺纹安装孔内,且此时,0形圈的外周面与螺纹安装孔的孔壁相抵,使外壳和集输管道之间形成可靠密封。
使用时,活塞在集输管道内的油压作用下紧压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受压产生的信号通过信号线等部件最终传递到服务器上,并与储存在服务器内的标准压力值进行对比,如果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小于标准压力值,则集输管道存在泄漏点;反之,集输管道不存在缺陷。
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等部件均设置在外壳内部,这样便可有效减少各零部件之间的距离,来提高检测仪的结构紧凑性;同时,只需将外壳旋入到集输管道上的螺纹安装孔内便可实现检测,具有安装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压力流体集输管道安全防泄漏缺陷检测仪中,所述的活塞包括呈柱状的本体,且本体竖直设置在下腔内,所述的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本体同轴的环形卡槽,所述的环形卡槽至少有两个且沿本体的轴向分布,每个所述的环形卡槽内均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内侧壁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海;张红卫;梁旭;雷万能;王保涛;白东明,未经李玉海;张红卫;梁旭;雷万能;王保涛;白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8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保障系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泄漏次声波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