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26902.6 | 申请日: | 201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3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奕;林健辉;孙钰伶;刘强;刘志强;谢磊;王长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0H1/32 | 分类号: | G10H1/3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周辉 |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模转换模块 微处理器 电连接 扬声器 琴键 电子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红外发射器 红外接收器 存储模块 电源模块 障碍检测 电子琴 主动式 电子琴键 数模信号 音频文件 正对设置 输出端 触发 功耗 琴体 体内 储存 演奏 供电 转换 激发 | ||
1.一种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包括琴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琴体(1)内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2),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3),用于储存音频文件的存储模块(4),用于进行数模信号转换的数模转换模块(5)以及扬声器(6),所述电源模块(3)、存储模块(4)以及数模转换模块(5)均电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2),所述扬声器(6)电连接至所述数模转换模块(5)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触发电子琴键音的无弦琴键模块(7),所述无弦琴键模块(7)包括一对相互间隔且正对设置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电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为脉冲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器的采样频率至少为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的2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无弦琴键模块(7)对应设置的指示灯(8),所述指示灯(8)电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8)为彩色LED指示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2)上还连接有用于调节琴音升调的升调键模块(9)和用于调节琴音降调的降调键模块(10);每个所述无弦琴键模块(7)均对应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指示升调、平调以及降调状态的所述指示灯(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调键模块(9)和降调键模块(10)均包括一对相互间隔且正对设置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2)上还连接设置有能够用于显示曲目信息的显示屏(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无弦琴键模块(7)呈圆弧形布置,且每个所述无弦琴键模块(7)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沿径向方向正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主动式红外障碍检测的无弦电子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无弦琴键模块(7)的红外发射器位于对应的红外接收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69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