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容母排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6267.1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8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白继荣;杨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荣动力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2 | 分类号: | H01G4/002;H01G2/14;H01G4/38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黄苏豫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单元 强电隔离 正极单元 电容单元 负极电板 直流电容 母排 本实用新型 抗干扰能力 应用范围广 电容母排 对称设置 高压冲击 固定端子 直接固定 制作工艺 板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容母排模块,包括电容单元、正极单元、负极单元和强电隔离板,负极单元直接固定在电容单元上,正极单元安装在负极单元的下方,强电隔离板固定在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之间;所述负极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负极电板,该负极电板一侧设有若干固定端子。上述电容母排模块抗干扰能力强、制作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强电隔离板可以承受高压冲击,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母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容母排模块。
背景技术
电容是电气驱动系统最关键的电能缓存部件,其体积大小随容量而变,当单电容不能满足更大容量时,常采用阵列电容的方式来提高容量。目前电容阵列技术是大型电气设备常用的电容并联方法,传统电容并联技术使用铜条连接或电缆连接。电容分为直流电容和交流电容,其中直流电容并联使用铜条连接或电缆连接时,其本身会产生较强的杂散电感,影响到电子信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直流电容母排模块,抗干扰能力强、制作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强电隔离板可以承受高压冲击,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容母排模块,包括电容单元、正极单元、负极单元和强电隔离板,所述负极单元直接固定在电容单元上,正极单元安装在负极单元的下方,强电隔离板固定在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之间;所述负极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负极电板,该负极电板一侧设有若干固定端子。
所述正极单元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正极电板,该正极电板的长度为负极电板长度的0.7~0.8倍。
所述正极电板的一侧设有固定端子。
所述强电隔离板的两端面内覆设有0.1~0.2mm厚的黄金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制作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强电隔离板可以承受高压冲击,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容单元;2、负极电板;3、固定端子;4、强电隔离板;5、固定端子;6、正极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直流电容母排模块,包括电容单元1、正极单元、负极单元和强电隔离板4,负极单元直接固定在电容单元1上,正极单元安装在负极单元的下方,强电隔离板4固定在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之间;负极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负极电板2,该负极电板2一侧设有若干固定端子3。
正极单元包括正极电流输入端、A相正极电流输出端、B相正极电流输出端、C相电流输出端,电流输入端、A相正极电流输出端、B相正极电流输出端、C相电流输出端分别对应不同的固定端子5。
固定端子5与正极电板6端面呈90°对称直角折弯关系。正极电板6设有金属引脚焊孔和金属引脚过孔,金属引脚为直流电容焊脚。金属引脚焊孔为用来通过锡焊方式将直流电容的焊脚与对应正极电板6和对应负极电板2焊为一体的专用孔。金属引脚过孔为用来隔离正负极之间的专用孔。
负极单元包括负极电流输入端、A相负极电流输出端、B相负极电流输出端、C相负极电流输出端,负极电流输入端、A相负极电流输出端、B相负极电流输出端、C相负极电流输出端分别对应不同的固定端子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荣动力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未经恒荣动力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6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外壳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低频电路的薄膜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