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6104.3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正昌;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山齐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F7/18;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徐国印 |
地址: | 272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反应室 夹套 搅拌电机 相通 油漆 本实用新型 对称固定 乳化装置 乳化剂 冷热 反应室顶部 温度传感器 出料管 进料管 输出管 输入管 输送管 底端 内套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包括乳化反应室和夹套,夹套的一侧与冷热剂输出管的一端相通,夹套另一侧的顶部与冷热剂输入管的一端相通,夹套内套有乳化反应室,且夹套的顶部与乳化反应室顶部的边侧固定连接,乳化反应室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搅拌电机,乳化反应室顶端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辅助搅拌电机,乳化反应室一侧的顶部依次与乳化剂输送管的一端和进料管的一端相通,乳化反应室的底端与出料管的一端相通,乳化反应室的另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乳化反应室顶端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辅助搅拌电机,可以对乳化反应室内的油漆和乳化剂更充分的搅拌混合,使乳化反应更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油漆进行乳化操作,乳化过程实质是将大团粒水破碎细化为微米级粒度的微团的过程,乳化剂和乳化装置共同作用完成乳化过程,传统的油漆乳化装置采用的是一个反应釜,在反应釜内加载搅拌装置,使乳化料和乳化剂充分混合乳化。
但是传统的油漆乳化装置由于乳化头的作用面积小,使乳化效率降低,而且由于乳化反应会受温度的影响,而传统的油漆乳化装置并不能对装置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乳化效率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包括乳化反应室和夹套,所述夹套的一侧与冷热剂输出管的一端相通,所述夹套另一侧的顶部与冷热剂输入管的一端相通,所述夹套内套有乳化反应室,且夹套的顶部与乳化反应室顶部的边侧固定连接,所述乳化反应室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搅拌电机,所述主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主搅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搅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乳化反应室的内壁与主搅拌叶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乳化反应室顶端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辅助搅拌电机,两个所述辅助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辅助搅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辅助搅拌转轴的另一端均穿过乳化反应室的内壁分别与两个辅助搅拌叶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乳化反应室一侧的顶部依次与乳化剂输送管的一端和进料管的一端相通,所述乳化反应室的底端与出料管的一端相通,所述乳化剂输送管的另一端、进料管的另一端和出料管的另一端均穿过夹套的内壁,所述乳化反应室的另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主搅拌电机和两个辅助搅拌电机均与外部控制台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转轴穿过乳化反应室的内壁处、辅助搅拌转轴穿过乳化反应室的内壁处、乳化剂输送管穿过夹套的内壁处、进料管穿过夹套的内壁处和出料管穿过夹套的内壁处均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冷热剂输入管内、乳化剂输送管内、进料管内、冷热剂输出管内和出料管内均设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外部控制台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乳化反应室的表面和夹套的表面均涂有防锈漆。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R-02016。
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叶片为涡轮式搅拌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通过乳化反应室顶端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辅助搅拌电机,可以对乳化反应室内的油漆和乳化剂更充分的搅拌混合,使乳化反应更块,通过夹套的一侧与冷热剂输出管的一端相通,夹套另一侧的顶部与冷热剂输入管的一端相通,可以向夹套内不断输入加热或冷却的介质,从而时乳化反应室内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使乳化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乳化更快、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工业油漆乳化装置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山齐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梁山齐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6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混配回收液路结构
- 下一篇:药粉溶液配制预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