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施工用智能化降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5554.0 | 申请日: | 2018-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秦雷健;朱红石;施鑫鑫;徐敏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推垫片 齿条 本实用新型 降尘系统 喷射方向 止推轴承 智能化 水箱 转动 检测器 啮合 技术方案要点 建筑施工技术 喷水降尘 喷水设备 气缸驱动 驱动齿条 水箱顶面 移动 轮齿 喷淋 启闭 气缸 施工 外周 扬尘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施工用智能化降尘系统,其利用喷淋设备进行喷水降尘。本实用新型能够较方便地调节喷水设备的喷射方向,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在水箱的上方设置雾炮本体,及控制雾炮本体启闭的扬尘检测器,雾炮本体底部通过一止推轴承与水箱顶面连接,止推轴承靠近雾炮本体一侧的止推垫片外周设有轮齿,止推垫片一侧设有与止推垫片啮合的齿条,水箱上设有驱动齿条移动的第一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驱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止推垫片转动,进而,能够驱动位于止推垫片上方的雾炮本体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调整雾炮本体的喷射方向,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施工用智能化降尘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施工现场,土石方、深基坑等工程的开挖及场地运输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扬尘,其具有面积大、漂浮高、扩散宽、密度大等特点,扬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危害人体健康。为此,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抑尘处理,现有的抑尘多采用安装在施工现场的雾炮机进行抑尘操作。
公告号为CN20468487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炮降尘设备,包括雾炮本体,以及设于雾炮本体下方的支架,雾炮本体通过转动轴与支架铰接,支架上设有一液压杆,液压杆的自由端与雾炮本体的底部铰接。其通过改变液压杆的长度来调节雾炮的俯仰角度,以配合实际需要使用。
虽然,该技术方案能够改变雾炮的俯仰角度,但是,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喷射角度无法轻易调节,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支架来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施工用智能化降尘系统,其能够较方便地调整雾炮喷射的角度,以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色施工用智能化降尘系统,包括雾炮本体,设于所述雾炮本体下方的水箱,及控制所述雾炮本体启闭的扬尘检测器,所述扬尘检测器设于所述雾炮本体上方,所述雾炮本体底部通过一止推轴承与所述水箱顶面连接,所述止推轴承靠近所述雾炮本体一侧的止推垫片外周设有轮齿,所述止推垫片一侧设有与所述止推垫片啮合的齿条,所述水箱上设有驱动所述齿条移动的第一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扬尘检测器检测到扬尘达到一定上限值时,扬尘检测器发出信号,控制雾炮本体工作,水箱内的水通过雾炮本体雾化喷出,空气中的灰尘随雾状或液滴状的水下落,从而达到降尘效果,以改善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当扬尘检测器检测到扬尘达到一定下限值时,扬尘检测器发出信号,控制雾炮本体停止降尘工作,节约水源;第一气缸驱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止推垫片转动,进而,能够驱动位于止推垫片上方的雾炮本体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调整雾炮本体的喷射方向,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雾炮本体通过支架与所述止推垫片连接,所述雾炮本体与所述支架铰接,并相对所述支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雾炮本体一端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两端分别与所述雾炮本体和所述支架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伸长或收缩,驱动雾炮本体转动,从而调整雾炮本体的俯仰角度,以使其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扬尘进行降尘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方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倾斜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以所述支撑杆为圆心向外发散设置若干个;所述扬尘检测器设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且对应所述伸缩杆设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若干个扬尘检测器分别对不同方向的空气进行检测,只要有一个扬尘检测器检测扬尘数值达到上限值,则扬尘检测器即驱动雾炮本体工作,此时,人工启动第一气缸,根据各扬尘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将雾炮本体的喷射角度调整至所需位置,进行降尘工作;待所有扬尘检测器的检测数值均达到下限值时,扬尘检测器控制雾炮本体停止降尘工作,以节约水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5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湿式喷淋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打磨除尘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