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24462.0 | 申请日: | 2018-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3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主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好快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00 | 分类号: | E04B5/00;E04B1/9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隔声 浮筑楼板 本实用新型 复合轻集料 钢筋混泥土 楼板层 垫板 混凝土 施工 减震 废弃物资源 标准要求 附着力强 绿色建筑 市场空间 钢筋网 网格布 防冻 隔声 空鼓 粘结 保温 防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它包括钢筋混泥土楼板层(1),粘结在钢筋混泥土楼板层(1)上的保温隔声垫板(2),设置在保温隔声垫板(2)上的复合轻集料料混凝土(3);复合轻集料混凝土(3)内设有钢筋网布或网格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筑楼板,结构设计合理,具有隔声保温、减震、防火、防冻,附着力强,不开裂、不空鼓、施工简单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并且可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强度高、质量可靠、施工方便、成本低、保温隔声性能优,应用范围广泛的浮筑楼板。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居住建筑节能达到65%的要求,以及对绿色建筑所提出的建筑保温隔声要求,针对现有建筑分户,楼板往往采用普通细石混凝土作为防声保温楼面的保护层,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与柔性板材的粘合,并且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开山、以及河沙的过度开采,鼓励使用废弃的混凝土、石材边角料以及炉渣等再生骨料制成的混凝土,传统分户楼板存在施工工艺复杂、与基层分户楼板粘结不牢固、造价高,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从而导致空鼓、开裂等现象,保温、隔声、减振性能较差。
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保温、隔声、减振性能好,质量可靠,不空鼓、不开裂,施工简便、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泛的浮筑楼板。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保温、隔声、减振性能好,质量可靠,不空鼓、不开裂,施工简便、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泛的浮筑楼板。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它包括钢筋混泥土楼板层,粘结在钢筋混泥土楼板层上的保温隔声垫板,设置在保温隔声垫板上方的复合轻集料混凝土;
所述的轻骨料混凝土内设有钢筋网布或网格布。
一种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它包括钢筋混泥土楼板层,粘结在钢筋混泥土楼板层上的保温隔声垫板,设置在保温隔声垫板上方的玻璃棉,设置在玻璃棉上的复合轻集料混凝土;
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内设有钢筋网布或网格布。
一种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它包括钢筋混泥土楼板层,粘结在钢筋混泥土楼板层上的保温隔声垫板,设置在保温隔声垫板上方的玻璃棉,设置在玻璃棉上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粘结在聚苯乙烯泡沫板上的复合轻集料混凝土;
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内设有钢筋网布或网格布。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混凝土的厚度为30~50毫米。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所述的钢筋混泥土楼板层的厚度为12~15厘米。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所述的保温隔声垫板的厚度为2mm-1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混凝土层可由硅酸盐水泥350重量份,轻质多孔炉渣600重量份,再生骨料600重量份,外加剂(抗裂纤维,水泥胶粉,纤维素)10重量份制成。轻质多孔炉渣经过高温烧结后,具有细小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保温隔声效果;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将炉渣粘结在一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方便的保温隔声浮筑楼板,结构设计合理,具有隔声保温、减震、防火、防冻,附着力强,不开裂、不空鼓、施工简单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并且可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好快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好快省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4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