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咬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3806.6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峰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咬口器 通孔 进镜 本实用新型 气管导管 固定气管导管 内窥镜检查 舌根 患者喉部 内镜治疗 人体组织 呼吸 复苏期 压舌板 插管 舌部 苏醒 穿插 麻醉 损伤 延伸 防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咬口器,包括咬口器本体,所述咬口器本体设置有一进镜口,所述进镜口延伸出一弧形的压舌板;所述进镜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穿插一气管导管。本实用新型的咬口器,在全麻醉状态下进行内窥镜检查时,气管导管直接插入患者喉部位置,保证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确保固定气管导管在插管时正确位置,全麻苏醒期防治患者舌根后坠及呼吸抑制发生,提高复苏期的安全性,减少内镜治疗时对舌部等人体组织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咬口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镜下微创医疗发展,内镜下食道超声、胃内肌瘤剥离等手术的开展在各大医院越来越广泛。这类手术一般手术时间比较长,左侧卧位,需要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才能安全的进行手术,内镜(一般指治疗用的胃镜,比一般检查的胃镜管子稍粗)进入人体的通道,都通过咬口中间的通道,传统的咬口没有气管导管固定的装置,气管导管在中间通道的侧孔进入,固定需要胶布,在长时间全麻下内镜治疗时,由于患者口腔分泌物或者操作者冲洗生理盐水原因,沾湿胶布致使其失去粘性,内镜进出频繁触碰导管和患者左侧卧位等原因,使得气管导管容易脱出声门,造成控制气道失败的风险发生,增加了患者返流,甚至误吸的机率。全身麻醉复苏期,患者在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药没有完全代谢的情况下,有的肥胖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容易引起舌根后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出现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综上所述,为避免上述不良事件发生,亟需开发一款用于内镜下微创治疗时的一次性咬口,以适应现今越来越多全麻气管插管下内镜治疗手术的患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旨在提供一种咬口器。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咬口器,包括咬口器本体,所述咬口器本体设置有一进镜口,所述进镜口延伸出一弧形的压舌板;所述进镜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穿插一气管导管。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有用于固定气管导管的固定架。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包括U型架,还包括固定在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上方的轴部。
进一步,所述U型架与上述轴部进行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U型架与轴部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系数。
进一步,所述气管导管呈弧形,所述气管导管前端具有挡片。
进一步,所述气管导管呈弧形,所述气管导管末端为一倾斜切面,且斜切面相对侧设置有透气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咬口器,在全麻醉状态下进行内窥镜检查时,气管导管直接插入患者声门下气管正确位置,术中保证患者顺利进行机械通气,确保固定气管导管在插管时正确位置,防治移位及脱出声门,减少内镜治疗时对舌部等人体组织的损伤;全麻苏醒期防治患者舌根后坠及呼吸抑制发生,提高复苏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咬口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咬口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咬口器,包括咬口器本体1,所述咬口器本体1设置有一进镜口2,所述进镜口2延伸出一弧形的压舌板3;所述进镜口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4或第二通孔5穿插一气管导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峰,未经严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3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固定器
- 下一篇:麻醉科用多功能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