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温发热运动服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3736.4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柯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柯盈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1/04;A41D1/08;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运动服 | ||
一种控温发热运动服,包括与按照环绕方式设置于衣服主体中的热循环管路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控温发热装置,控温发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按照嵌套方式固定在装置外壳中的具有流体进入端和流体出口端的发热器;发热器中嵌套有至少一个发热圆盘,发热圆盘按照盘面垂直于所述流体流动方向的方式分布于发热器内部;热循环管路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的管道,入口端和出口端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设置于衣服主体的与人体髋部相对应的位置;管道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形状由矩形方管状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暖控温效果好、能根据运动环境设置控温发热装置以避免其阻碍运动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发热运动服。
背景技术
寒冷的冬季,穿着厚重的羽绒服、防寒服等使得人们行动或进行运动时产生诸多不便,但普通无防寒保暖功能的运动服又增加了进行户外运动的人们受感冒侵扰的风险。
发热器件或热循环回路往往是占衣服质量比重最大的部分,发热器件的位置通常采用固定在衣服上的方式进行连接,往往造成了衣服的局部位置重量较大,在正常生活中衣服由于重量不均匀会产生偏斜,同时,更不能应对不同的体育运动环境。此外,现有技术中采用发热丝或远红外发热片进行发热供温的方式发热效率不高、控温不好且存在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10737379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智能保暖运动服,包括设于上衣主体上的第一取暖装置,设于裤子主体上的第二取暖装置,对第一取暖装置和第二取暖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对第一取暖装置、第二取暖装置和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电池,以及对控制器进行遥控的移动端。该发明的新能源智能保暖运动服,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对运动服进行灵活的智能温控调节,具有人性化的保暖效果,实用性强。但其取暖装置均设置在衣服和裤子主体上,会导致衣服和裤子由于局部较重而降低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使用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发热运动服,包括与按照环绕方式设置于衣服主体中的热循环管路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控温发热装置。所述控温发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按照嵌套方式固定在装置外壳中的具有流体进入端和流体出口端的发热器。其中,发热器的内部嵌套有至少一个按照盘面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的方式分布的发热圆盘,发热器的外部按照嵌套方式设置有隔热套。
所述热循环管路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的管道,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衣服主体的与人体髋部相对应的位置的裤脚位置。其中,所述管道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形状由矩形方管断面形状限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热器、所述装置外壳、所述流体进入端和所述流体出口端垂直于流动于其中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均由中空同心圆形状限定。所述发热圆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所述流体通过的通孔。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控温发热装置或所述管道的对接接口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温发热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器和用于驱动热循环管路中流体循环的驱动器。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发热圆盘用于控制其发热量,所述驱动器连接至所述发热器和所述管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温发热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温度控制器的用于与移动终端远程连接的通讯天线和连接至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器的电源。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通讯天线和所述电源均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和所述发热器之间的夹层中。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衣服主体垂直于肌肤方向具有至少三层彼此相互平行的面料,由肌肤侧向空气侧的延伸方向上依次为第一面料层、第二面料层和第三面料层,所述管道按照其矩形方管状横截面的长边平行于所述第三面料层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料层和所述第三面料层之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温发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置外壳上的用于将其固定在人体躯干上的固定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柯盈,未经余柯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3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