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22680.0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点点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6 | 分类号: | G01V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弹簧 数据采集机构 地震预测 外部冲击 支撑板 底端 管内 地震预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侧面连接 底部连接 顶端开口 向上开口 应力作用 预测装置 管内部 暂时性 伸入 晃动 去除 开口 穿过 侧面 监测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包括支撑柱,还包括向上开口的保护管,所述支撑柱底端穿过保护管顶端的开口且伸入保护管内部,保护管顶端开口的直径为支撑柱直径的1.5~2倍;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弹簧与保护管的底部连接,支撑柱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支撑柱通过第一弹簧与保护管的侧面连接。当地震预测装置受到暂时性的外部冲击时,能够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协同作用,使得支撑柱在保护管内晃动以卸除部分应力,外部冲击去除后,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协同作用下,支撑柱逐渐恢复应力作用前其在保护管内的位置,以确保预测装置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预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地震所带来的灾害可能是巨大的,因此如何预测地震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预测地震的方式多样,其中一种是通过监测地面倾斜程度的变化以判断某一区域的土地是否产生移动,这种地震预测装置通常放置在地形较复杂的山区。山区中复杂的环境例如大风、野生动物撞击可能造成预测地震装置产生不可逆的倾斜,而该类地震预测装置主要是依靠地面倾斜程度来判断土地是否产生移动的,因此容易导致测量不精确、预测不准确。不仅如此,地震预测装置的支撑柱没有得到合理地保护,在土地挤压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折断,增加了维修次数,不利于设备长时间的山区地形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不可逆的倾斜导致测量不精确、预测不准确,以及维修频率高,无法长时间的置于山区中进行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包括支撑柱,还包括向上开口的保护管,所述支撑柱底端穿过保护管顶端的开口且伸入保护管内部,保护管顶端开口的直径为支撑柱直径的1.5~2倍;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弹簧与保护管的底部连接,支撑柱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支撑柱通过第一弹簧与保护管的侧面连接。
现有技术中,通过监测地面倾斜度变化以判断某一区域的土地是否产生移动进而对地震进行预测的装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设置区域的风力较强时,由于预测装置与其支撑柱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支撑柱受到的应力较大有可能发生折断,或者支撑柱周围的泥土松动,导致预测装置不可逆地倾斜;又或者动物的袭击导致装置产生不可逆的倾斜。装置在一定时期后才会进行维护,不仅维护起来很麻烦,而且维护好后可能很快又会损坏。倾斜的装置在获取数据时会产生数据偏差较大的问题,进而造成预测失误,也许仅仅是大风造成的不可逆倾斜而使得控制端产生地形发生重大变化、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需要提高警惕的判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预测装置,该装置的支撑柱位于保护管内,即支撑柱的底部位于保护管的内部,支撑柱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以增大支撑面积,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支撑柱和保护管,支撑板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保护管的底部连接。通常,第二弹簧的弹簧强度大于第一弹簧的弹簧强度,因为第二弹簧起到承重的作用,主要负责支撑柱沿竖直方向的复位;而第一弹簧用于支撑柱沿其径向的复位,确保其不与保护管的侧壁发生碰撞。保护管顶端开口的直径需要大于支撑柱的直径,以使得支撑柱能够在保护管内沿其径向来回晃动,优选地,保护管顶端开口的直径为支撑柱直径的1.5~2倍,这个距离其实限定的是预测装置的摆动幅度,优选地,顶端开口直径为支撑柱直径的1.5倍,过大的摆动幅度易造成弹簧复位困难而过小的摆动幅度卸除应力的效果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点点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点点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2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复杂山地的地震预测装置
- 下一篇: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