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动窗用锁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22665.6 | 申请日: | 201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何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协正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C19/10 | 分类号: | E05C19/10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何国强 |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锁座 锁杆 弹性元件 拨杆 顶压端 滑动窗 凸起部 受压 锁具 本实用新型 快速打开 向前运动 向上突起 向下运动 中部铰接 挂钩 拨动端 前端面 上表面 中间部 凹设 顶推 开窗 枢接 下端 转轴 伸出 | ||
一种滑动窗用锁具,包括锁座、锁杆以及拨杆,锁杆的前端由锁座的前端面伸出并具有一挂钩,锁杆的后端形成一受压端,锁杆的中部设置有一中间部向下凹设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中部通过一转轴枢接在锁座上,且连接部与受压端之间设置有一中部向上突起的凸起部,锁杆与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使挂钩具有向下运动趋势的弹性应力;拨杆的中部铰接在锁座上,拨杆的顶端凸出于锁座的上表面形成一拨动端、下端形成一用于顶推凸起部的顶压端,拨杆与锁座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使顶压端具有向前运动趋势的弹性应力。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窗的快速打开,从而简化了开窗过程,使用极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滑动窗用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动窗用锁件一般是采用按压式结构,其按压锁座上的按钮,使锁钩与窗框上的锁头脱离,继而可将窗滑动打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按压施力方向与开窗施力方向不同,因此操作起来极为不便。也有的是采用拨动式的结构,由于其锁具上的挂钩需要卡在锁头上,因此,在拨动时需要较大的力度,使用也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滑动窗用锁具,其能够简化开窗操作,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动窗用锁具,包括锁座、锁杆以及拨杆,锁杆的前端由锁座的前端面伸出并具有一挂钩,锁杆的后端形成一受压端,锁杆的中部设置有一中间部向下凹设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中部通过一转轴枢接在锁座上,且连接部与受压端之间设置有一中部向上突起的凸起部,锁杆与锁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使挂钩具有向下运动趋势的弹性应力;拨杆的中部铰接在锁座上,拨杆的顶端凸出于锁座的上表面形成一拨动端、下端形成一用于顶推凸起部的顶压端,拨杆与锁座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使顶压端具有向前运动趋势的弹性应力。
锁杆上表面位于连接部与挂钩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一避让顶压端的避让凹位。
第一弹性元件为一弹簧,该弹簧设置在锁座的底壁与受压端之间。
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拉簧,该第一拉簧连接在锁座的顶壁与受压端之间。
第二弹性元件为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的一端挂接在锁座的后端部、另一端连接在顶压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开锁时,使用者利用拇指将拨动端向后拨动,食指顶住窗的边缘,将窗横向推动,即可实现窗的快速打开,从而简化了开窗过程,使用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动窗用锁具,包括锁座10、锁杆20以及拨杆30,锁杆20的前端由锁座10的前端面伸出并具有一挂钩22,锁杆20的后端形成一受压端23,锁杆20的中部设置有一中间部向下凹设的连接部25,连接部25的中部通过一转轴21枢接在锁座10上,且连接部25与受压端23之间设置有一中部向上突起的凸起部24,锁杆20与锁座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使挂钩22具有向下运动趋势的弹性应力;拨杆30的中部铰接在锁座10上,拨杆30的顶端凸出于锁座10的上表面形成一拨动端32、下端形成一用于顶推凸起部24的顶压端31,拨杆30与锁座10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一个使顶压端31具有向前运动趋势的弹性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协正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协正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2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