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1862.6 | 申请日: | 2018-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德;李云江;李秀云;臧国明;赵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坤易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料筒 下料斗 料仓 吊装 高空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底部出料口 倾斜向下 物料运送 出料口 闸门 室内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料仓以及开设在料仓底部出料口,还包括和出料口连接的下料筒,下料筒倾斜向下设置,下料筒末端设有闸门,达到了方便物料运送到室内,且不会造成物料的浪费,使用更安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工程虽然应用了许多种类的下料斗,但是并没有一种专门应用于高层作业的下料斗。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220883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塔吊下料斗,由于在下料斗的出料口处增装了一个放料槽,就可直接把混凝土卸在必要的位置上,不需要在脚手架上增装额外的接料装置。
上述技术虽然解决了脚手架上额外增装接料装置的问题,但是上述技术增加的是一个卸料槽,存在物料容易溢出的问题,并且闸门还是位于下料斗主体上,在卸料槽进入室内后,还需要工人去脚手架上打开闸门,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具有下料方便,不会使物料溢出,安全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包括料仓以及开设在料仓底部出料口,还包括和出料口连接的下料筒,下料筒倾斜向下设置,下料筒末端设有闸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卸料时,下料筒可进入室内,不需要在室外脚手架上架设额外的装置去接料,闸门在下料筒的末端,可以跟随下料筒一起进入室内,工人在室内便可以控制物料的流出,不用去室外高空环境去打开闸门,使用更加安全,且下料筒本身是个密闭的容器,不会造成物料的溢出浪费。
较佳的,料仓底面为船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料仓底面如果只是单纯的锥形,会导致出料口去下料筒之间存在死角,导致物料残留在料仓内,造成物料的浪费,且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底部为船形,更方便物料的流通。
较佳的,料仓上设有支柱,支柱底端设有圆形的支脚,支柱和料仓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料仓上的支柱方便料仓伫立在地面上,圆形的支脚使料仓在装满物料后重力过大时不会陷入地面内,加强筋能够平均料仓受到的力。
较佳的,出料口固定有第一法兰盘,下料筒上固定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栓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下料筒可拆卸连接,可以使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在运送时把下料筒拆卸下来,以免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整体占用过大的空间,不方便运送,同时下料筒在使用时间过长,物料残留在下料筒内造成堵塞,下料筒可拆卸更方便清洗,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栓接,保证下料筒和料仓连接稳定性的同时也便于拆卸。
较佳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外覆盖有外壳,且外壳固定在第一法兰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高空吊装专用下料斗在装物料时,物料会有很大的概率会洒出,洒出的物料落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时间长以后,会导致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拆卸困难,外壳可以防止物料落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保证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的正常使用。
较佳的,闸门和下料筒铰接在一起,下料筒上还设有和闸门配合的半月形的槽孔,闸门外设有能够遮住半月形的槽孔的密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闸门闭合时,密封板和下料筒外表面贴合在一起,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防止物料从槽孔内溢出。
较佳的,闸门上还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把手和下料筒之间形成杠杆原理,故把手在闸门闭合打开时,方便对闸门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坤易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坤易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1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泵管托架
- 下一篇:一种控制砼浇筑的截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