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病理取材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21013.0 | 申请日: | 201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3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镇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刀片 导向套 第一槽 刀柄 本实用新型 病理取材刀 尖头 取样组织 取样 容纳 病理组织 铰接设置 条状组织 一端设置 规整 不偏移 尖角状 下端面 摆动 平直 伸入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刀片以及导向套,所述的刀片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刀柄一端的下侧,所述导向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刀柄一端的上侧,所述的导向套的下端面设置有容纳刀片的第一槽位,使得刀片上侧容纳在第一槽位内,所述的刀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尖角状的尖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刀片由于设置在导向套的第一槽位内,使得刀片在取病理组织时较为稳定,避免刀片过薄造成摆动,同时在进行条状组织取样时,尖头部分伸入被取样组织,向块的另一端端面与被取样组织贴合,使得取样时的组织切口平直规整不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理取材刀。
背景技术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取材刀,现有技术中取材刀的刀片较厚则造成取样组织较厚,较薄则造成取样过程中刀片摆动造成取样效果不理想,同时在条状组织取样时,由于手工取样容易造成摆动,使得取样的组织不规整平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病理取材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刀柄、刀片以及导向套,所述的刀片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刀柄一端的下侧,所述导向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刀柄一端的上侧,所述的导向套的下端面设置有容纳刀片的第一槽位,使得刀片上侧容纳在第一槽位内,所述的刀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尖角状的尖头,所述的尖头下侧的刀刃呈弧形状,所述的导向套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的一端与导向套固定,导向块的另一端端面与刀柄端面的延长线呈50-60°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刀柄的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导刀片的第二下槽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尖头的上侧设置有弧形槽口,用于取样时勾选以及剥离组织中存在的经络血管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块的另一端端面的横向宽度为1.5-2cm。
进一步的:所述的病理取材刀还包括延长刀头,所述的延长刀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的导向块的另一端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卡口,所述的连接头设置有与固定孔配合的具有弹性的固定卡块,所述的固定卡快卡设在固定卡扣内,连接头的端面与导向块的另一端端面贴合,所述的连接头设置有用于容纳尖头的第三槽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刀柄的一侧端面设置有用于大拇指定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防滑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套的两侧端面均设置有毫米等分的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刀片由于设置在导向套的第一槽位内,使得刀片在取病理组织时较为稳定,避免刀片过薄造成摆动,同时在进行条状组织取样时,尖头部分伸入被取样组织,向块的另一端端面与被取样组织贴合,使得取样时的组织切口平直规整不偏移,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延长刀头,使得在刀片的刀刃部分不能满足较厚组织取样时,采用长度以及刀刃长度较长的延长刀头进线取样,提高了取材刀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病理取材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尖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延长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镇,未经张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1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炭自动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海洋矿石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