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的倒置充电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9684.3 | 申请日: | 2018-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州开发区君***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接口 密封盖 插槽 电动车 充电接头 卡槽 新能源 本实用新型 倒置 充电枪 合页 背面设置 防水效果 内部设置 嵌入插槽 一端设置 正面设置 插口 浸入 按钮 卡扣 嵌入 雨水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的倒置充电接口,包括密封盖,密封盖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插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密封盖另一端的正面设置有卡扣,密封盖另一端的背面设置有按钮,插槽嵌入外界新能源电动车的车上,插槽远离合页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密封盖的另一端通过卡槽和卡槽与插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插槽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嵌入插槽的内部,充电接头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朝向下,本实用新型充电接口朝向下,能够放置雨水等浸入到充电接口中,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有效的保护了充电接口的安全,且通过插口与充电枪的紧密结合,使得充电枪较为稳定,使用起来较为安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车配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的倒置充电接口。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轮体的转动会产生大量的动能,而这种动能至今为止还在白白地被浪费着。目前机动车的动力95%以上还是需要靠油和气来完成的。油和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使用和依赖的加剧,枯萎现象日趋严重,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新能源电动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一般是正向面对使用者的身体,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内部,由于充电枪与充电接口之间连接时会产生缝隙,在雨雪天时,水流容易渗入充电接口中,进而导致电源发生短路等现象发生,使用起来不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的倒置充电接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的倒置充电接口,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一端通过合页与插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另一端的正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密封盖另一端的背面设置有按钮,所述插槽嵌入外界新能源电动车的车上,所述插槽远离所述合页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密封盖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槽与所述插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槽的内部设置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嵌入所述插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接头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朝向下,所述插槽靠近所述合页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扣,所述锁紧扣顶端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缓冲垫,所述锁紧扣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导向轨,所述缓冲垫通过所述导向轨与所述锁紧扣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之间设置有插口,所述缓冲垫远离所述插口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先的,所述密封盖的颜色与新能源车身的漆层颜色相同,所述密封盖的背面设置有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的直径小于所述密封盖的直径,且所述透明窗嵌入所述密封盖上,所述透明窗的内部放置有装饰图。
优先的,所述锁紧扣的朝向与所述充电接口的朝向一致,所述充电接口为三孔接口,且呈品字排开。
优先的,所述缓冲垫呈弧形状,所述缓冲垫靠近所述插口一侧的边侧为圆弧状边,所述缓冲垫远离所述插口一端的顶端设置有挡帘,所述挡帘为折叠帘。
优先的,所述插槽的边侧均匀设置有未标记的橡胶密封圈。
优先的,所述充电接头由绝缘耐高温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充电接口朝向下,能够放置雨水等浸入到充电接口中,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有效的保护了充电接口的安全,充电枪与充电接口连接时,其上的固定架插入到锁紧扣中的插口中,充电枪挤压插口两端的缓冲垫,使得缓冲垫挤压复位弹簧从而使得缓冲垫能够沿着导向轨移动,导向轨使得缓冲垫能够顺利复位,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使得锁紧扣与充电枪紧密结合,使得充电枪能够稳定,防止充电枪脱落,使用起来较为安全,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9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