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18269.6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升桥;刘永锋;焦亚萌;赵博;刘浩;邹永伟;杨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5/10 | 分类号: | E01B25/10;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托梁 跨座式单轨 承轨台 现浇混凝土 组合桥 本实用新型 方向设置 钢轨道梁 工程造价 连续铺设 应用空间 整体线路 支座设置 常规的 梁结构 标高 延伸 抗拉 上托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梁;至少一个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托梁上;以及钢轨道梁,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连续铺设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大跨跨座式单轨组合桥结构相对常规的梁上托梁结构而言,取消抗拉支座设置,降低承轨台高度,从而降低整体线路标高,节约工程造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跨座式轨道交通在有较大跨越需求时通常采用梁上托梁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现有的单轨组合桥结构包括:轨道梁1(一般在25m左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拉支座2、承轨台3以及托梁4。承轨台3高度为90cm左右,抗拉支座2高度为50cm左右。
但上述结构由于在轨道梁1和托梁4之间设置了抗拉支座2,因此轨道梁1不参与托梁4整体结构受力,仅承受轨道梁1上的荷载作用。由于轨道梁1承受横向列车摇摆力,风力等作用,其梁端下方的抗拉支座2必须能承受一跨范围内轨道梁的横向作用力,同时承轨台3也需要一定高度来承受拉力支座对托梁结构的力,因此在跨越道路等障碍物时,不得不设置较高的线路纵断来跨越障碍,导致全线工程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其能降低承轨台高度,进而节约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其包括:托梁;至少一个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托梁上;以及钢轨道梁,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连续铺设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上上。
优选的,所述托梁为混凝土托梁。
优选的,每一所述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均长2-20m。
优选的,相邻两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之间形成有断缝,且所述断缝宽度为0.02-0.2m。
所述钢轨道梁包括钢轨道梁底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大跨跨座式单轨组合桥结构相对常规的梁上托梁结构而言,取消抗拉支座设置,降低承轨台高度,从而降低整体线路标高,节约工程造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单轨组合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跨座式单轨组合桥的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跨座式单轨组合桥的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组合桥包括:托梁30;至少一个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20,其沿所述托梁30延伸方向(即图3中的箭头X所指方向,同时也是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设置在所述托梁30上;以及包括钢轨道梁底板50的钢轨道梁10,所述钢轨道梁10沿所述托梁30延伸方向连续铺设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20上;优选的,所述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20高度为3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8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钢-HPC组合轨道梁
- 下一篇: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承轨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