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烟艾柱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7870.3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杰;王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益杰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5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柱 盖板 侧壁 微烟 半圆形通孔 滑动槽 滑动器 连接端 遮挡板 上盖 筒体 烟气 本实用新型 调控功能 弧形边沿 燃烧过程 升降功能 圆环柱状 可滑动 铰接 内卡 熄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烟艾柱器,其包括:一上盖、一艾柱筒及一滑动器,滑动器设置在艾柱筒上,且相对艾柱筒可滑动,上盖包括一盖板及一侧壁,侧壁呈圆环柱状,盖板呈圆柱装,侧壁与盖板的边沿固定,盖板远离侧壁的面上设有一半圆形通孔,半圆形通孔的弧形边沿上设有一滑动槽,滑动槽内卡合有一遮挡板,遮挡板与盖板铰接,艾柱筒包括连接端及筒体,连接端与筒体的一端固定。该微烟艾柱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烟气调控功能及艾柱升降功能,解决了艾柱在燃烧过程中烟气过大及难以熄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护理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烟艾柱器。
背景技术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现有的艾柱都是点燃后手持,所以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艾柱点燃后烟气较大且烟气大小不可控;2、艾柱点燃后较难熄灭,现有的方法是将点燃处浸入水中,这就导致剩余部分无法再次点燃,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微烟艾柱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烟艾柱器,包括一上盖、一艾柱筒及一滑动器,所述滑动器设置在所述艾柱筒上,且相对所述艾柱筒可滑动,所述上盖包括一盖板及一侧壁,所述侧壁呈圆环柱状,所述盖板呈圆柱装,所述侧壁与所述盖板的边沿固定,所述盖板远离所述侧壁的面上设有一半圆形通孔,所述半圆形通孔的弧形边沿上设有一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卡合有一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呈半圆状,所述遮挡板的圆心与所述半圆形通孔的圆心、所述盖板的圆心重合,所述遮挡板与所述所述盖板铰接,所述艾柱筒包括连接端及筒体,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筒体的一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微烟艾柱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烟气调控功能及艾柱升降功能,解决了艾柱在燃烧过程中烟气过大及难以熄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1中的微烟艾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1中的微烟艾柱器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图1中滑动器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图1中滑动器的组件图;
图5所示为图1中上盖的俯视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2中的微烟艾柱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微烟艾柱器: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烟艾柱器,其包括一上盖1、一艾柱筒2及一滑动器3,所述上盖1与所述艾柱筒2连接,所述滑动器3设置在所述艾柱筒2上,且相对所述艾柱筒2可滑动。
所述上盖1包括一盖板11及一侧壁12,所述侧壁12呈圆环柱状,所述盖板11呈圆柱装,所述侧壁12与所述盖板11的边沿固定。
所述盖板11远离所述侧壁12的面上设有一半圆形通孔111,所述半圆形通孔111的弧形边沿上设有一滑动槽112,所述滑动槽112内卡合有一遮挡板113,所述遮挡板113呈半圆状,所述遮挡板113的圆心与所述半圆形通孔111的圆心、所述盖板11的圆心重合,所述遮挡板113与所述所述盖板11铰接。
所述遮挡板113上设有一凸块1131。
所述艾柱筒2用于容置艾柱,所述艾柱筒2包括连接端21及筒体22,所述连接端21与所述筒体22的一端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益杰,未经王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7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艾灸护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