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水管保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7111.7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5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光昕;李小波;陆淦金;苗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泵 安全阀 海水总管 原水泵 连通 水流量 支路 出口压力 消防水 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 消防 降低压力 进口压力 使用寿命 消防总管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水管保压装置,包括原水泵、海水总管以及与消防总管连通的消防泵,所述原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海水总管连通,所述海水总管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消防泵连通,所述第一支路设有至少一个减压阀,所述消防泵的出口处设有安全阀。可将原水泵产生的、消防泵的进口压力降低,从而降低经过消防泵提升的出口压力,增加管路及其附件的寿命,并且减少安全阀为降低出口压力的工作次数,提高安全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安全阀为降低压力排放的消防水流量,减少消防水流量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平台的消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防水管保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海洋工程的自升式平台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自升式海洋平台包括消防水在内的整个海水系统供应端和其他常规的在漂浮状态下工作的船舶或者海洋工程有很大的区别(以下简称漂浮状态下的船舶)。
和自升式平台不同,漂浮状态下的船舶由于船舶始终有吃水,所以整个船舶包括消防水系统在内的海水系统都来源于通海的海水门,再由不同功能的泵输送到各个需要的用户,这种单一海水来源的海水系统供应端相对简单,整个海水进口端压力供应比较稳定。
而自升式平台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从大的方面来讲,其主要由三种工作工况组成:工况一是漂浮状态,这种状态由于平台有吃水,所以它的海水供应系统和上文讲的漂浮状态下的船舶很像,也是由海水门供应整个船舶的海水系统(包括消防水系统,下同);工况二是升起状态,通常自升式平台都是几条腿支撑升起后的平台,此工况就是当桩腿升起支撑起整个平台后的情况,此时整个平台底部在海平面上方,导致平台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吃水,工况二的海水门也处于海平面之上,也不可能从海水门供水给整个海水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海水系统的供应来源于原水泵,由原水泵打到海水总管再分配到包括消防系统在内的其他海水子系统;工况三是升降状态:即当平台升起和降低的过程,此过程需保证消防水供应,根据IACS D11.2.4的要求,此过程消防水需从钻井水舱或消防缓冲舱供应。
综上,自升式平台消防水供应源主要由三方面组成:海水门、消防缓冲舱和原水泵,其中前二者为静压,原水泵为动压。
当由原水泵供应消防水时,由于原水泵出口本身有压力,导致消防泵进口有进口压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泵上泵的情况),而消防泵的设计参数是基于进口为静压,所以经过消防泵的压力提升,将会导致消防泵的出口压力高于工作压力,常规工程设计在消防泵的出口设置安全阀来保证消防系统的工作压力,这种情况下安全阀处于连续工作工况,导致安全阀寿命缩短,并且是以牺牲部分消防水流量为代价。本专利就是解决原水泵供应消防水导致安全阀连续工作以及消防水流量减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水管保压装置,能降低消防泵出口压力、提高安全阀寿命和减少消防水流量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消防水管保压装置包括原水泵、海水总管以及与消防总管连通的消防泵,所述原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海水总管连通,所述海水总管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消防泵连通,所述第一支路设有至少一个减压阀,所述消防泵的出口处设有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总管与所述消防泵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条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分别设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路并联在所述减压阀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的两个连接处分别为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与所述减压阀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连接处与所述减压阀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截止阀。
可选的,路上在靠近所述海水总管的位置设有第三截止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路上在靠近所述消防泵的位置设有第四截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7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IM的智能建筑给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来水管的自动防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