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侧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6448.6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明;林佳武;李永祥;耿富荣;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边梁 侧围 下加强板 车身侧围 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内侧表面 内板 车身技术 性能需求 接头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上边梁、A柱上内板及A柱下加强板,所述侧围上边梁连接在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所述A柱上内板连接在所述侧围上边梁的内侧,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表面的顶部设置有上加强肋,所述上加强肋包裹所述侧围上边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通过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表面的顶部设置的上加强肋包裹侧围上边梁,能够加强侧围上边梁与A柱下加强板的接头处的连接强度及刚度,以满足碰撞性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侧围上边梁与A柱加强板的搭接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技术方案:
(1)A柱区域采用冲压铝板搭接结构,通过点焊或者铆接连接,侧围上边梁与A柱加强板在拐角上端小区域面面搭接,通过铝点焊或结构胶连接;
(2)A柱区域采用冲压铝板搭接结构,侧围上边梁与A柱加强板在拐角下端大范围区域面面搭接,通过铝点焊或结构胶连接。
方案(1)中,A柱区域采用冲压铝板,型腔断面和常规钢制车身类似,由于铝材质强度较弱,容易导致截面刚度不足;而侧围上边梁与A柱加强板在拐角上端小区域的点焊连接,容易导致此关键接头刚度及强度不足。
方案(2)中,A柱结构同样容易导致截面刚度不足,而侧围上边梁与A柱加强板的搭接在拐角下部,搭接区域较大,对接头的刚度及强度有所提高,但铝板较弱,对于整车性能要求高的车身结构,此接头的刚度及强度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侧围上边梁与A柱加强板搭接结构其接头刚度及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包括侧围上边梁、A柱上内板及A柱下加强板,所述侧围上边梁连接在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所述A柱上内板连接在所述侧围上边梁的内侧,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表面的顶部设置有上加强肋,所述上加强肋包裹所述侧围上边梁。
可选地,所述车身侧围结构还包括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连接在所述侧围上边梁及A柱下加强板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侧围上边梁搭接处采用激光焊连接,所述侧围外板与A柱上内板搭接处采用锁铆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侧围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侧围上边梁及A柱下加强板内侧的A柱下内板。
可选地,所述A柱下内板与所述侧围上边梁搭接处采用热融自攻丝连接,所述A柱下内板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搭接处采用锁铆及电弧焊连接。
可选地,所述A柱下内板朝向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一侧形成有仪表板横梁安装区域,所述仪表板横梁安装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A柱下内板其它区域的厚度,所述仪表板横梁安装区域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A柱下内板朝向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一侧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下方的第二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由上至下依次形成有门上铰链安装区域、门限位器安装区域及门下铰链安装区域,所述门上铰链安装区域、门限位器安装区域及门下铰链安装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A柱下加强板其它区域的厚度;
所述门上铰链安装区域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门限位器安装区域设置有第四加强筋,所述门下铰链安装区域设置有第五加强筋,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还形成有位于所述第五加强筋下方的第六加强筋。可选地,所述侧围上边梁为具有封闭型面的铝合金型材,所述A柱下加强板为铸铝件。
可选地,所述车身侧围结构还包括门槛加强板,所述门槛加强板连接在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所述A柱下加强板的内侧表面的底部设置有下加强肋,所述下加强肋包裹所述门槛加强板。
可选地,所述下加强肋包裹于所述门槛加强板的一端的端面、顶面及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6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