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薄膜挤出褶皱的预设拉力出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14758.4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2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姜博;李媛媛;陈晶青;朱春波;谭广超;康谨;胡开明;袁泉江;何龙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B29L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 地址: | 51212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槽 隔离板 褶皱 本实用新型 薄膜挤出 出料结构 出水槽 出水口 挤出模 排水口 通过槽 预设 电机转速 对称设置 管道连接 距离可调 前端设置 侧面 挤出头 进水口 循环泵 侧壁 夹辊 薄膜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薄膜挤出褶皱的预设拉力出料结构,包括挤出模,挤出模的挤出头设置在冷却水槽的侧面底部;冷却水槽中部设置隔离板,隔离板设置通过槽,通过槽上方设置一对夹辊;隔离板上方的冷却水槽的侧面对称设置出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排水口间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所述进水口前端设置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与冷却水槽侧壁间的距离可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而电机转速的变化可引起水流速度的变化,进而调整薄膜的压力,最终影响缠绕时的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薄膜挤出时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料薄膜生产时,需要将聚丙烯热熔后通过挤出机制备成薄膜,现有技术一般将挤出机的挤出口设置在冷却水槽内,挤出的薄膜通过水冷后直接缠绕在料辊上;由于刚挤出的薄膜温度高,因此,薄膜无法承受拉力,在缠绕料辊时经常发生折叠,造成废料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薄膜缠绕料辊时具有一定拉力,不会发生折叠的冷却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薄膜挤出褶皱的预设拉力出料结构,包括挤出模,挤出模的挤出头设置在冷却水槽的侧面底部;冷却水槽中部设置隔离板,隔离板设置通过槽,通过槽上方设置一对夹辊;隔离板上方的冷却水槽的侧面对称设置出水口和排水口,出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分别设置在薄膜的两侧,所述出水口和排水口间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一个扇形面上,每个出水嘴也为扇形,而排水口设置在薄膜的两端;循环的冷却水在薄膜面上形成均匀的压力,利用所述压力抚平薄膜的褶皱。
所述循环泵有伺服电机带动,伺服电机与控制箱连接,可通过控制箱设定电机的转速。所述循环泵有伺服电机带动,伺服电机与控制箱连接,可通过控制箱设定伺服电机的转速。
可利用隔离板的上下调整对薄膜施力面积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挤出时隔离板以上位置的第二冷却空间,进水口和循排水口的设置形成一定的缓缓流动的水流,使得薄膜面承受一定的水压,因此,在料辊滚动时,薄膜承受一定的拉力,不会造成薄膜的折叠。而电机转速的变化可引起水流速度的变化,进而预设薄膜的压力,最终影响缠绕时的拉力,从而避免褶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包括挤出模1,挤出模的挤出头2设置在冷却水槽3的侧面底部;冷却水槽中部设置隔离板4,隔离板设置通过槽5,通过槽上方设置一对夹辊6;隔离板上方的冷却水槽的侧面对称设置出水口7和排水口8,所述出水口和排水口间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所述进水口前端设置出水槽9,所述出水槽9与冷却水槽侧壁间的距离可调。图中,10为液面,11为薄膜,12为料辊。
如图2所示,出水口7和排水口8的位置分别设置在薄膜的两侧,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一个扇形面上,每个出水嘴91也为扇形,而排水口设置在薄膜的两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薄膜面上形成均匀的压力,并且保证出水的流动方向沿图中箭头方向,利用流水的压力抚平薄膜的褶皱。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由于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及形状设置,循环水形成一定的缓缓流动的水流,使得薄膜面承受一定的水压,且水压形成的力是朝向薄膜的两侧,可以避免薄膜产生折叠;在料辊滚动时,薄膜承受一定的拉力,不会造成薄膜的折叠;而循环泵的伺服电机转速的变化可引起水流速度的变化,进而调整薄膜的压力,最终影响薄膜缠绕时受到的拉力。
隔离板可上下调整;隔离板的上下调整是为了实现对薄膜施力面积的调整,保证薄膜的均匀受力。隔离板的上下调整结构可以是在隔离板的外侧设置涨栓,所述涨栓抵接在水槽的内侧璧上;还可以是在隔离板下方设置可调高度的支架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4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电缆挤塑冷却装置
- 下一篇:油箱热加工回收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