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以调的计算机显示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3406.7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6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毛开梅;邹星;都娟;杨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M11/12;F16M11/18;G06F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71002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吸盘 底座 支撑杆 计算机显示器 支撑架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 显示器固定座 弹性密封圈 支撑架顶部 大气压力 内部设置 手拧螺杆 外部安装 重心不稳 转轴转动 外表壁 齿轮 外部 吸附 转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可以调的计算机显示器底座,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壁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二支撑架外部的一侧连接有手拧螺杆,所述第二支撑架外部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固定座,且第一支撑架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固定座,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吸盘,在底座的底部安装吸盘,吸盘利用内外大气压力的差别使底座吸附在桌面上,当支撑杆通过第二支撑架进行调节高度时,吸盘的设置可以避免底座的重心不稳,有利于加强计算机显示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显示器底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以调的计算机显示器底座。
背景技术
显示器底座,可以帮助解决人们在家庭或商用办公场所操作电脑时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它的人体工学设计,可以预防工作疲劳带来的健康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带了生活和工作的理想空间,显示器支架,已经广泛引用于零售、娱乐、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产品涵盖单屏幕、双屏幕、大幅面拼接屏幕等品类,显示器底座,支撑显示器的一个支架,有四个标签和一个锁扣将其固定到显示器的底部,显示器支架主要由悬臂组成,而且采用铝合金或碳素钢材质,对角稳扣固定、且对角夹四边都有保护装置,与电脑接触的部位都有这种保护装置对电脑起到保护作用,无须开夹具就可以直接转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计算机显示器底座中的手拧螺杆在调节高度固定时容易滑落,底座受调节高度的影响容易造成重心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以调的计算机显示器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计算机显示器底座中的手拧螺杆在调节高度固定时容易滑落,底座受调节高度的影响容易造成重心不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以调的计算机显示器底座,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壁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部靠近弹性密封圈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架外部的一侧连接有手拧螺杆,所述第二支撑架外部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固定座,且第一支撑架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固定座,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座与显示器固定座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器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转轴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与支撑杆通过螺纹旋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支撑杆、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齿轮均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固定座与显示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弹性密封圈,当第二支撑架的第二齿轮与支撑杆的第一齿轮相互契合时,手拧螺杆拧动使第二支撑架与支撑杆进行固定,在第二支撑架的内部设置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可以加强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契合度,同时加强第二支撑架与支撑杆契合的稳定性,避免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连接时造成打滑。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吸盘,在底座的底部安装吸盘,吸盘利用内外大气压力的差别使底座吸附在桌面上,当支撑杆通过第二支撑架进行调节高度时,吸盘的设置可以避免底座的重心不稳,有利于加强计算机显示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3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