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舒适型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2311.3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揭西茗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14;A43B7/3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15400 广东省揭阳市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环 缓震 按摩层 舒适型 缓震装置 连接弹簧 后脚跟 加厚层 耐磨层 底端 穿戴 减震 本实用新型 按摩装置 顶端设置 减震弹簧 内部设置 上下活动 脚后跟 下表面 滚珠 内壁 始端 鞋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舒适型鞋,包括鞋面和后脚跟耐磨层,鞋面的下表面设置有鞋底,且鞋面的始端内侧通过连接弹簧与挤块相连接,鞋底的顶端设置有按摩层,按摩层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且按摩层的下方设置有加厚层,加厚层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缓震层,且缓震层的内部包括缓震装置,后脚跟耐磨层设置在缓震装置的下方。该舒适型鞋,在缓震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且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的连接处设置有滚珠,同时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均通过减震弹簧与缓震层的内壁相连接,这样通过上下活动的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对鞋子底端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减震,使穿戴者穿戴更加舒服,该装置鞋面的内部通过连接弹簧与挤块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舒适型鞋。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不断的创新改造中,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使得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追求越来越高,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运动鞋较为多见,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鞋子,在走路时利用鞋子对脚形成一个保护的作用。
在现有的技术中,大部分鞋的后脚跟接触地面的部分未设置有减震装置,导致人们穿戴鞋子在颠簸不平的地段走动时会产生不舒适感,同时现有的技术在鞋子内部不具备缓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型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鞋的后脚跟接触地面的部分未设置有减震装置,导致人们穿戴鞋子在颠簸不平的地段走动时会产生不舒适感,同时现有的技术在鞋子内部不具备缓弹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型鞋,包括鞋面和后脚跟耐磨层,所述鞋面的下表面设置有鞋底,且鞋面的始端内侧通过连接弹簧与挤块相连接,所述鞋底的顶端设置有按摩层,所述按摩层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且按摩层的下方设置有加厚层,所述加厚层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缓震层,且缓震层的内部包括缓震装置,所述后脚跟耐磨层设置在缓震装置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鞋面的内侧与挤块的两端之间设置为固定结构,且挤块的中间部分通过连接弹簧与鞋面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按摩层和缓震层的内部均设置为空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架和按摩球,且固定连接架的顶端穿插在按摩球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按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架和按摩球,且固定连接架的顶端穿插在按摩球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震装置包括第一滚环、第二滚环、滚珠和减震弹簧,且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滚珠,同时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均通过减震弹簧与缓震层的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震装置之间设置为等间距分布,且第一滚环、第二滚环和滚珠之间构成滚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舒适型鞋,在缓震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且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的连接处设置有滚珠,同时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均通过减震弹簧与缓震层的内壁相连接,这样通过上下活动的第一滚环和第二滚环对鞋子底端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减震,使穿戴者穿戴更加舒服,此外,该装置鞋面的内部通过连接弹簧与挤块相连接,在穿戴鞋子时鞋子与外物产生撞击时,受连接弹簧与挤块的弹力可对穿戴者的脚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这样使用者在穿戴该鞋子时,不仅通过挤块对脚趾进行保护,还对使用者的脚底起到保护减震以及按摩作用,最终使使用者在穿戴鞋子时在颠簸的地上走动时能够更加舒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面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揭西茗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揭西茗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2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