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2099.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业;韦统振;史黎明;朱晋;李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极 转子 机械储能 磁悬浮 变流设备 固定腔体 无线能量传输 直线电机驱动 抽真空设备 发电机状态 电网吸收 回馈电网 系统存储 系统释放 直线电机 转子定位 转子悬浮 转子转动 支撑轮 动能 发电机 存储 | ||
1.一种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包括转子(14)、固定腔体(15)、第一磁极(18)、第二磁极(20)、第三磁极(21),支撑轮(22)、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9)、第三线圈(24)、用于转子(14)和固定腔体(15)间无线能量传输的发电机(23),以及抽真空设备(4)和变流设备(5);第一磁极(18)、第二磁极(20)和第三磁极(21)安装在转子(14)上;所述的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9)、第三线圈(24)安装在固定腔体(15)上;所述的转子(14)为环形结构;转子(14)位于固定腔体(15)内;支撑轮(22)安装于转子(14)上,用以固定转子;发电机(23),抽真空设备(4)与变流设备(5)在固定腔体(15)外,并与固定腔体(15)连接;第一线圈(17)与第一磁极(18)位置对应,第二磁极(19)与第二线圈(20)位置对应、第三磁极(21)与第三线圈(24)位置对应;
当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需要存储能量时,通过变流设备(5)的控制,从电网吸收能量,由第一线圈(17)和第一磁极(18)组成的直线电机驱动,使得转子(14)加速转动,增加所存储的动能;当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需要释放能量时,由所述的第一线圈(17)和第一磁极(18)组成的直线电机工作于发电机状态,所发出的电能通过变流设备(5)回馈电网;第一线圈(17)和第一磁极(18)的相互作用将转子(14)悬浮,减小转子(14)与固定腔体(15)之间的摩擦;所述的第二线圈(19)和第二磁极(20)的相互作用对转子(14)定位,所述的第三磁极(21)与第三线圈(24)的相互作用也对转子(14)定位,避免转子(14)与固定腔体(15)间的摩擦;发电机(23)将电能无线传输到转子(14),用于转子(14)中用电负荷部件的供电;抽真空设备(4)用于将转子(14)与固定腔体(15)之间的空隙(16)抽成真空,减小转子(14)运行时的风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14)由数段弧形转子首尾相连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极(18)、第二磁极(20)、第三磁极(21)、第一线圈(17)、第二线圈(19)、第三线圈(24)中的一个或多个由直流励磁线包或永磁体组成,或由直流励磁线包和永磁磁体共同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极(18)、第二磁极(20)和第三磁极(21)沿环形转子(14)的顶部、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全部铺设,或者将第一磁极(18),第二磁极(20)和第三磁极(21)分割成数段,分别间隔铺设在转子(14)的顶部、左侧面和右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极(18)安装于转子(14)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的第二线圈(20)和第三线圈(21)分别安装于转子(14)的左侧和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磁极(20)与第三磁极(21)由定位轮替代,安装在固定腔体上对应的第二线圈(19)与第三线圈(24)替换成对应的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14)与固定腔体(15)的交界面(30)与水平线之间存在夹角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悬浮机械储能系统包括固定腔体(115)、安装于转子(114)上的第一磁极(118)、第二磁极(120)、第三磁极(121)安装于转子(114)上的支撑轮(122)、安装于固定腔体(115)上的第一线圈(117)和第二线圈(119)、第三线圈(124)用于转子(114)和固定腔体(115)间无线能量传输的发电机(123)、以及抽真空设备(4)和变流设备(5);转子(114)为方形或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20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