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11080.4 | 申请日: | 201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一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王仁飞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次循环 电池 电池组 单元电池组 动力电池 本实用新型 充放电循环 车辆行驶 成本比较 控制切换 寿命成本 行驶里程 控制器 有效地 远距离 两组 相除 耗尽 电量 客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一块电池分成两个单元电池组,两个单元电池组为采用不同材质的电池,以电池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来区分,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是指电池的价格和充放电循环次数相除来计算;一组它的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较低,另一组它的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比较高。两组电池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切换,车辆行驶时先使用单次循环寿命成本低的电池组的电量,待电池组耗尽时,再切换至另一组电池组,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同时满足客户对远距离行驶里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的电池,具体是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是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有多种分类,有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等等,同时锂电池又有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等。不同类型的电池都有各自的特性。 比如钴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较高, 钛酸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比较长。不同类型的电池的循环寿命不同,直接导致了他们单次充放电循环的成本也不同。
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一般只配备一种类型的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根据材料不同性能也存在较大区别,比较为了实现较长的里程采用钴酸锂电池,钴酸锂电池密度高,容量大,相同体积和重量的电池,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而实际车辆使用环境是变化的,比如一般短距离的市区占大部分的使用环境,这样钴酸锂电池的优势无法发挥,并且钴酸锂电池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较高;而短距离行驶,循环充电寿命是钛酸锂电池的优势,但是如果采用了钛酸锂电池则会大大限制了电动车续行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一块电池分成两个单元电池组,两个单元电池组为采用不同材质的电池,以电池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来区分,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是指电池的的价格和充放电循环次数相除来计算。一组它的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较低,另一组它的单次循环寿命的成本比较高。两组电池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切换,车辆行驶时先使用单次循环寿命成本低的电池组的电量,待电池组耗尽时,再切换至另一组电池组,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同时满足客户对远距离行驶里程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由两个单元电池组组成,两个单元电池组采用不同材料的电池组,两组电池组并联连接并与一切换开关和电机串联,切换开关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所述的控制器还与设置在两组电池组上的传感器连接。
所述的两组电池组中其中一组采用单次循环寿命成本低的电池组,另一组采用单次循环寿命成本高的电池。
所述的两组电池组中一组为钴酸锂电池,另一组为钛酸锂电池。
所述的两组电池组中一组为铅酸电池,另一组为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在一块电池采用双电池组结构,现有采用双电池一般采用两块相同材料的电池,主要是以备用电池的目的为主,虽然个别专利通过控制循环次数来切换两块电池以达到均衡使用寿命的目的,但是这些方式都无法有效地降低电池全寿命环境下整体的使用成本,同时满足客户对远距离行驶里程的需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不同材质的两个单元电池组,采用单次循环寿命成本高低搭配和频繁充电和长续航的搭配,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同时满足客户对远距离行驶里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由两个单元电池组组成,两个单元电池组采用不同材料的电池组,两组电池组中单元电池组一为铅酸电池,单元电池组二为锂电池;或者单元电池组一为钴酸锂电池,单元电池组二为钛酸锂电池;两组电池组并联连接并与一切换开关和电机串联,切换开关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所述的控制器还与设置在两组电池组上的传感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一,未经杨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1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