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调速器的直流输出端子短路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0669.2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定华;谢万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盈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87 | 分类号: | H02H3/087;H02H7/0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3427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输出端子 电阻 可控硅 三极管 一端连接 电机调速器 轻触开关 可控硅导通 电路 短路保护 维持电压 直流电机 阴极 本实用新型 阳极 电流增大 发射极 集电极 控制端 输出端 短路 串接 断开 旁路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调速器的直流输出端子短路保护结构,包括:直流输出端子、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直流输出端子串接,保护电路包括:可控硅、三极管、第一、第二电阻、轻触开关,可控硅的阳极分别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轻触开关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的阴极分别与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轻触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流输出端子连接。利用可控硅导通需要维持电压的特性,当直流电机短路时,电流增大,利用三极管和第一电阻开设旁路,从而去掉可控硅导通时的维持电压,使得可控硅断开,从而切断直流电机的供电,保护了电机调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调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机调速器的短路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调速器,用于调节直流电动机速度的设备,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低转速大力矩的特点,是交流电动机无法取代的,因此调节直流电动机速度的设备—直流调速器,由于它的特殊性能、常被用于直流负载回路中、灯具调光或直流电动机调速、HW-1020型调速器、就是利用脉宽调制原理制作的马达调速器、PWM调速器已经在:工业直流电机调速、工业传送带调速、灯光照明调解、计算机电源散热、直流电扇等、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直流电机调速器的直流输出端子一般都设有短路保护电路,该短路保护电路一般为串接保险丝,但是保险丝并不灵敏,当直流电机短路时,不能及时的熔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直流电机调速器的直流输出端子对于直流电机短路时保护不灵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机调速器的直流输出端子短路保护结构,包括:直流输出端子、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出端子串接,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可控硅、三极管、第一、第二电阻、轻触开关,所述可控硅的阳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轻触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阴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轻触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流输出端子连接。
进一步,所述可控硅连接散热片。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可控硅导通需要维持电压的特性,当直流电机短路时,电流增大,利用三极管和第一电阻开设旁路,从而去掉可控硅导通时的维持电压,使得可控硅断开,从而切断直流电机的供电,保护了电机调速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保护电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盈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盈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06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