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7423.X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祥;张凡振;李珣;尤奎宇;王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桑格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06600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发生器 高氨氮废水 沉淀池 电絮凝发生器 处理系统 臭气处理装置 高频脉冲电源 系统整体设计 本实用新型 废水中氨氮 密闭式结构 二次污染 过滤装置 化学药剂 依次连接 净化率 去除 废气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电絮凝发生器,第一沉淀池、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第二沉淀池、第二电化学发生器、过滤装置,所述电絮凝发生器、第一沉淀池、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第二沉淀池、第二电化学发生器通过管道与臭气处理装置连接,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高频脉冲电源,电絮凝发生器、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第二电化学发生器分别与高频脉冲电源相连。该系统整体设计为密闭式结构,高氨氮废水经上述过程完全去除废水中氨氮,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臭气处理装置后排放,整个过程不添加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净化率高,有效降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由此而产生的高氨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之一,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据报道,2001年我国海域发生赤潮高达77次,氨氮是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高浓度氨氮废水造成的污染。因此,经济有效的控制高浓度污染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氨氮废水的一般的形成是由于氨水和无机氨共同存在所造成的,一般上pH在中性以上的废水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无机氨和氨水共同的作用,pH在酸性的条件下废水中的氨氮主要由于无机氨所导致。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氯化铵等等。针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有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等。物化方法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时不会因为氨氮浓度过高而受到限制,但是不能将氨氮浓度降到足够低(如100mg/L以下),而生物脱氮会因为高浓度游离氨或者亚硝酸盐氮而受到抑制。如物化方法中的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中的“蒸氨(汽提)或吹脱+A/O或吹脱+化学沉淀”,都离不开高投资、高运行成本的预处理工艺;生物脱氮法中的续接A/O法不仅投资高,而且占地面积大,对预处理出水的要求苛刻;续接化学沉淀法虽然投资和占地面积都比A/O法小,但它药剂的消耗量太大,处理药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能提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电絮凝发生器,第一沉淀池、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第二沉淀池、第二电化学发生器、过滤装置,所述电絮凝发生器的出水口与第一沉淀池的下部连通,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的入水口与第一沉淀池的上部连通,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的出水口和第二沉淀池的下部连通,第二电化学发生器的入水口与第二沉淀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电絮凝发生器、第一沉淀池、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第二沉淀池、第二电化学发生器分别通过管道与臭气处理装置连接,上述处理系统还包括高频脉冲电源,所述电絮凝发生器、第一电化学发生器、第二电化学发生器分别与高频脉冲电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第三过滤桶,桶内均设有具有过滤作用的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沸石分子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桶中设有贵金属泡沫板及紫外光灯,第二过滤桶、第三过滤桶中设有超声振动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沉淀池和第二电化学发生器之间设有加料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化学发生器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储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电絮凝发生器和第一沉淀池之间设有混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底部通过管道分别与污泥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均为斜管沉淀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桑格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市桑格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7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镀铜车的废水回用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