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引导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6711.3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诚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体 外套管 蛛网膜下腔麻醉 穿刺引导针 微创 针尾 内轴径 针尖 外轴 本实用新型 倾斜面结构 活动套接 有效减少 后腰 韧带 发生率 夹角为 倾斜面 外侧面 背痛 壁厚 凸点 握柄 左端 成功率 损伤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引导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外轴径为0.8mm,针体的内轴径为0.55mm,针体的壁厚为0.125mm,所述针体的左端设有针尖,所述针尖为倾斜面结构,且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所述针体的右端设有针尾,所述针尾的握柄内侧面设有凸点,所述针体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外套管,且外套管的右端与针尾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内轴径为2.1mm,外套管的外轴径为2.2mm,外套管的厚度为0.05mm,且外套管的长度为70mm。该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引导针,针体的外径小,可以有效减少对韧带造成的损伤,具有成功率高以及术后腰背痛发生率低等优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麻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引导针。
背景技术
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上经常应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尤其适用于下腹部以下手术的术中镇痛,然而,术后腰背疼是腰硬联合麻醉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报道差别较大,持续时间从几天到数年不等,疼痛程度不一,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其原因可能是硬膜外穿刺针穿刺造成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等组织损伤,另外,硬膜外腔置入导管时对神经根及血管等组织的损伤致使创伤部位K+、H+、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的释放也可引起疼痛的发生。
研究发现,反复穿刺及穿刺针开口方向是影响术后腰背痛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临床中大部分的下肢手术均可以在三小时内完成,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基本上可以满足手术要求,这也避免了硬膜外置管引发腰背痛的发生;而且我们在临床麻醉实践中也发现,单纯应用蛛网膜下腔穿刺针或较细的引导针实施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几乎没有术后腰背痛发生,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腰硬联合麻醉套装中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较软且易打折而导致穿刺方向较难掌握;另外,目前的套装中只有17G的硬膜外穿刺针而没有较细的腰麻引导针,因此,在实施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应用蛛网膜下腔穿刺针时成功率较低而应用硬膜外穿刺针引导时由于外径较粗(1.47±0.01mm)导致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引导针,针体的外径小,可以有效减少对韧带造成的损伤,具有成功率高以及术后腰背痛发生率低等优势,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引导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外轴径为0.8mm,针体的内轴径为0.55mm,针体的壁厚为0.125mm,所述针体的左端设有针尖,所述针尖为倾斜面结构,且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所述针体的右端设有针尾,所述针尾的握柄内侧面设有凸点,所述针体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外套管,且外套管的右端与针尾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内轴径为2.1mm,外套管的外轴径为2.2mm,外套管的厚度为0.05mm,且外套管的长度为7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尾包括塑料圆柱体,所述针体的右端与塑料圆柱体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塑料圆柱体与外套管的右端活动卡接,所述塑料圆柱体的右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面中部设有握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柄的内部设有锥形孔,与锥形孔对应挡板的侧面中部设有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体的侧面设有等距分布的单黑点标记点和等距分布的双黑点标记点,且最左侧的单黑点标记点与针尖左端之间的距离为5mm,最左侧的双黑点标记点与针尖左端的间距为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黑点标记点和双黑点标记点在针体的侧面交叉分布,且相邻的单黑点标记点和双黑点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6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